建立習慣(Build a Routine)

「加法」是為了在自己想要有所建樹的領域追求進步,「減法」則是為了去除多餘的、沒必要的、浪費的、與自己價值觀不符的事物,保留自己的精力以用在更重要的事上。

<建立習慣>是《駕馭沉靜》一書中所介紹的一個建議,作者Ryan Holiday將之放在「身」(Body)部分。

提到「習慣」,許多人可能會想到這幾年非常暢銷,由James Clear所著的《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書中除了講習慣(habit),也提到系統(system)、儀式(ritual)等概念,提到如何建立習慣,更提出經常為人所引述的「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強調進步,也就是所謂的「加法」,Ryan Holiday在<建立習慣>中談的,則是除了「加法」,更有「減法」,用一個更加直覺的說法,就是「簡化」,簡化步驟、簡化物品簡化生活。「加法」是為了在自己想要有所建樹的領域追求進步,「減法」則是為了去除多餘的、沒必要的、浪費的、與自己價值觀不符的事物,保留自己的精力以用在更重要的事上。


習慣/系統/儀式

習慣、系統、儀式彼此之間雖然有些微差異,但同樣都是日復一日重複操演的過程,除了讓執行者不斷進步之外,也增加對生活有掌握感(a sense of control),還有進入理想的心理狀態

習慣、系統與儀式彼此之間有相似之處卻也有些差異。下面我將舉自己考國考的經驗作為例子。

習慣(habit)是我們每天不假思索、每天都在做,本身可好可壞的行為,正向的像是固定時間、頻率的運動,負面的有每天抽幾根菸,不好不壞的像每天下班後就洗澡。舉我的例子而言,當時的習慣包括:固定7點起床、中午睡午覺、下午4點到4點半之間出門散步約半小時等。

系統(system)則是由許多習慣組成,通常是為了達成一個較大的目標而建立的一套做法,舉個例子:運動家想要在他的運動生涯中取得好成績,那麼除了每天的訓練要按表操課,他也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心理健康、訓練器材的好壞、和其他隊員的合作等。有關於我在準備國考時所建立的系統,包括:我的讀書計畫(含讀書進度、讀書時間長短等)、固定的起床時間、固定的散步時間、固定的睡覺時間、固定的冥想時間、固定的寫日記時間,這些routine讓我不只在準備國考這件事本身有一套計畫,更讓我在生活其他面向去除掉多餘的煩惱,時間到了就做,做完之後我就知道我已經盡全力了,考試時間到的時候我只要現身就可以了。我曾在國考系列中曾經提過系統比目標本身更重要的理由,有興趣可以點連結參考。

儀式(ritual)的行為本身則可能跟目標本身無關,因為它的目的在於讓人進入到特定的心理狀態,在書中舉的例子包括:籃球員Russell Westbrook在比賽開始的前3小時開始暖身、吃花生醬果醬三明治、比賽前6分7秒前開始最後的練習,並且區分比賽用、練習用及一般走路用的鞋子。若跳脫本書的範圍,Cal Newport的關機儀式幫助他切換到下班後的心態、James Clear有比賽前的拉筋儀式、拳擊手兼作家Ed Latimore有寫作前戴上耳機的儀式。我自己也有一些自然形成的類似儀式的做法,例如:我在準備國考的後期,需要每天練大量申論題的時候,因為此時我對答題的要求是,力求達到與正式考試時一樣的速度與精準度,25分鐘內完成思考、答題架構、寫完擬答,在開始計時做這些事情之前,我會把手錶放在桌前當作小時鐘,除了可以掌握時間,同時也讓自己進入答題的高度專注模式,這便是我個人的儀式,但這也代表"把手錶放在桌前"這件事不能隨便做,以免混淆了使用情境,結果讓已經建立好的儀式失效。儀式可以是一些很瑣碎無關緊要的事情,像是脫手錶、開檯燈、戴上耳機、一句話等。

其他的儀式還有,在早上起床後,我都會在吃早餐的時候看一篇英文文章(畢竟要考英文),我不會讓自己馬上進入高度專注讀書的狀態(因為不太可能),而是先做一些可以比較輕鬆完成但又可以讓自己慢慢進入專注狀態事情,也可以算是我的一種儀式。

習慣、系統、儀式彼此之間雖然有些微差異,但同樣都是日復一日重複操演的過程,除了讓執行者不斷進步之外,也增加對生活有掌握感(a sense of control),還有進入理想的心理狀態


簡化

擁有無限的選擇事實上是磨耗心神的事情,各種的喜好、衝動、誘惑、後悔、外在干擾等,過多的選擇讓我們心智癱瘓,讓我們與沉靜的狀態越來越遙遠,也阻礙了我們達成理想的自我。

<建立習慣>討論的,不只是建立一套良好習慣,更提到「簡化」生活的重要性,下面是本篇中的一段文字:

「大部分的人從起床開始就面對一連串令人困惑、又壓力山大的抉擇。我今天要穿什麼?我要吃什麼?今天要先做哪件事?之後又要做什麼事?我該做什麼工作?我該先快速解決這個問題或解決那邊的燙手山芋?」選擇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我們通常將「做選擇」視為一種自由,它的確是,畢竟我們不會希望被迫跟其他人每天穿一樣的衣服(因此對於學生的服裝、儀容的規範才會被視為威權時代的遺跡)。但研究也發現,擁有無限的選擇事實上是磨耗心神的事情(也因此催生出了Barry Schwartz教授的心理學經典著作《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以及有名的果醬實驗),各種的喜好、衝動、誘惑、後悔、外在干擾等,過多的選擇讓我們心智癱瘓,讓我們與沉靜的狀態越來越遙遠,也阻礙了我們達成理想的自我。

為了避免這個「無限自由的困境」,作者主張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特定部分簡化「自動化」。簡化或自動化可以呈現各種樣貌,例如:Steve Jobs每天穿同一種款式的毛衣、牛仔褲,或只挑1、2個優質媒體固定看他們的文章,把家裡用不到的東西清掉,只吃固定的幾種食物(當然營養要均衡),考試時期的「禁3電」(似乎是電視、電腦和手機)等。我自己也還在簡化的旅途上,把房間一部份來自過去卻永遠不會再使用的東西清掉,視野開闊、神清氣爽,再仔細斟酌留在包包裡的東西是否只是徒增負擔,才發現許多為了「以防萬一」所攜帶的東西加起來有多沉重,因此把包包的重量減了一半。

有些人可能有注意到了,所謂「簡化」在這幾年其實已經以各種不同的名稱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像是斷捨離(decluttering)、極簡主義(minimalism)、不插電生活(unplugging)、膠囊衣櫥(capsule wardrobe)、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等。古代人類生活在匱乏的環境,追求更多是人類的演化出來的傾向,但是如今環境已經經歷的巨大的轉變,我們面對的選擇已經超過人類的原始腦可以處理的程度,因此這股強調簡化生活來對抗「更多」的趨勢也可說是自然的發展。

事實上,我在第一次接觸到極簡主義概念時感到相當牴觸,覺得把東西都丟光根本莫名其妙,我就是深深的喜愛我所擁有的東西難道不行嗎?但就像前面所寫的,簡化可以呈現各種樣貌,如果對你來說探索各式各樣的食物、穿衣風格是心之所向、是自我認同的一部分,那也無妨,就像我們通常也不會譴責閱讀的雜食者,我也會固定去品嘗不同的拉麵店,重要的是,我們簡化對自己而言無關緊要的地方,更加有意識的把精力導向對我們而言真正有意義的地方,這並非高大上的意識形態宣傳,而是自己真正的選擇。


在這篇文章中,「進步」和「簡化」似乎看起來單純是我們想要達成目標的手段,畢竟<建立習慣>文中舉了許多成功人士的例子,得了成績傲人的運動家、大公司的CEO、長青節目的主持人。不過在聽過Ryan Holiday與James Clear的對談,可以發現這兩位成就斐然作家兼實業家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在於「成功的瞬間」,不是簽約的時刻、不是作品出版的時刻、更不是表面上的title,而在於這些習慣、系統、儀式中,在生活的日常運作中,我們是隨著一時衝動買東西穿衣服吃垃圾食物,還是有理財習慣、買東西的標準、固定運動頻率;是每天工作累個半死無以為繼,或是每日保持著固定精力的輸出及休息的節奏,在保持進步的同時也保有餘裕。

我們可能不需寫書、作曲、贏得比賽第一名,但都需要照顧自己的生活、面對艱困的挑戰、做出正確的決定,為此我們需要沉靜下來。努力、策略是個方法,「建立習慣」更是支持著這一切的必要條件。我們不求燃燒生命只求一瞬間的絢麗,而是能夠持續的發電、運轉,畢竟現在醫療太進步了,就算想求燃燒殆盡恐怕還無法如願以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