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系列-4大備考原則

準備考試、排讀書計畫、執行讀書計畫、寫考卷、檢討… 準備國考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是不是決定考試後,馬上訂了函授或報名補習班,一股腦而投入所有的精力上課、讀書,結果沒多就之後就覺得精疲力竭、窒礙難行? 又或是自信滿滿的訂了有如苦行僧行程一般的讀書計畫,結果撐不到一個禮拜便放棄,相信自己果然意志不堅、不是讀書的那塊料?

相信這些是許多考生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困擾,而在歷經了3年的備考經驗之後,我整理出了「4大備考原則」,這4個原則分別為:

  1. 系統 (System)
  2. 策略 (Strategies)
  3. 彈性 (Flexibility)
  4. 決心 (Determination)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將會一一說明這4個原則的意涵。

1. 系統

有個穩定的「系統」可以遵循,我們就不需要仰賴虛無縹緲的靈感或直覺,每天每天的決定接下來的讀書行程,消耗掉更多本來就已經很珍貴的精神能量。

努力、毅力、意志力等詞彙,是我們一般在談論達成困難目標時常常會提到的字眼,準備國考如此挑戰身心的一個挑戰自然也不例外,而努力、毅力、意志力這些「力」確實也很重要,否則在準備的中後期極容易因壓力或疲憊等原因就半途而廢。

然而,許多考生都有強烈的驅動力,也確實讀得很辛苦,但我們同時也需要系統,就像火車一樣,有足夠的燃料還不夠,我們還必須蓋出能讓火車順利行駛的鐵軌、幫火車排班表讓它們不致相撞、建立信號系統等,火車的動力才能讓跑得夠快夠遠,否則讓動力全滿的火車上路,卻沒有對應的系統相輔相臣,很快就會出問題。力才能讓跑得夠快夠遠,否則讓動力全滿的火車上路,卻沒有對應的系統相輔相臣,很快就會出問題。

而其實我們的「力」也是有限的。準備考試,考生多是以1年、10個月、7個月不等為1個備考循環,想要在這段不長卻也不能說短的期間內,有紀律、規律的輸入大量的知識,非常消耗腦力,而有個穩定的「系統」可以遵循,我們就不需要仰賴虛無縹緲的靈感或直覺,每天每天的決定接下來的讀書行程,消耗掉更多本來就已經很珍貴的精神能量。

另一方面,從「系統」二字可以知道,在這個原則中我們關注的不是目標,而是達到成果的過程,目標固然為我們確立了方向,然而,愈困難實現的事情,愈難以單純的目標及簡單粗暴的努力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成果。James Clear在其著作《原子習慣》提到了幾個要專注在「系統」的理由,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理由為:

「贏家與輸家有同樣的目標」

個人並不認同沒有上榜的考生就是輸家的這種想法,畢竟人的境遇有百百種,沒考上也可以是海闊天空,追求其他美好事物的開端,但作者點出來的事實是,除了特別的情況外,考生的目標都是想要考上,如果只是看目標的話,事實上大家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準備的是否扎實,差別就在於彼此之間的系統。

另一個我認為系統更值得我們關注得理由是:

「只關注目標令人痛苦」

「關注目標」這件事本身也可以有正面的效果,透過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可以激勵自己,所以並不全然是壞事,然而即使是對未來的想像,做出「負面的想像」更勝於「正面的想像」,這點在第4點的「決心」會再詳細說明。

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的附錄中用引用凱德.布里德(Caed Budris)所說的,「快樂就是一個慾望被滿足與新的慾望形成之間的空檔」(Happiness is the space between desire being fulfilled and a new desire forming.),進而闡述「受苦就是渴求狀態改變與達成改變之間的空檔。」

因此,當我們沒有一個穩定的系統,而「只」關注目標的時候,我們會不斷地感受到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差距,這段差距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還「少了些什麼」,但當我們專注在系統—也就是過程—時,我們可以馬上修正、改善,而且改變的效果會來的比放榜的結果還要快。

在系統上投注心力,雖然我並不會說可以讓準備考試的過程變得很「享受」,但至少我們可以讓它變的「可以忍受」。

在後面的文章中,我也會一步步介紹該如何設計一個準備國考的系統,stay tuned。

2. 策略

策略是「依據自己對這個科目的掌握程度,決定要用來提升分數方式」

指的是實際上用來準備各個科目的具體手段,但卻可能是4大原則中最不具體的,最大的原因在於一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策略也會不一樣。

在開始討論「策略」為何物之前,先說它不是什麼。
策略指的不是「配分」,因為依據我自己參加3次國考的經驗,配分這件事基本上不成立,本來以為會考很高分的科目,最後只有40幾分;不擅長的科目卻提升了平均分數。

以刑法為例,覺得老師教得很好,也自認讀得不錯,卻在最後只拿到45分。
另一方面,第一次準備的行政學和行政法,是我十分沒把握的科目,最後卻都拿到超過70分,遠超過了當初自己設定的目標。

而社會學考後自覺寫得不錯,但分數卻是和以前持平的60幾分。

因為難以預測最後拿到的分數,我認為「配分」的可行性不高。
如果要能夠預測自己得分,個人認為需要滿足2個條件:

  1. 對這個科目很擅長。
  2. 以前考過不只一次,都拿到很不錯的分數。如此才能確定自己能穩定的拿到一定的分數,例如: 外文科系畢業的學生或是英文很不錯的人,英文的分數都有一定的水準。

討論完了配分,再回到「策略」,它到底是什麼? 我會定義為「依據自己對這個科目的掌握程度,決定要用來提升分數方式」,讓我們即使面對不擅長的科目,也希望能盡量達到60分(也就是多數高考類的錄取門檻)。

每個科目要採取什麼策略,PTT國考版有很多前輩的例子可以參考,以下我用自己的例子說明什麼是「策略」。

我在109年開始準備110年的高考,這是第一次讀行政學以及行政法,而行政學對我來說是一門始終無法掌握的領域,不僅龐雜,不同的教授還會有不同卻又相像的版本,而且打從心底不喜歡行政學(個人好惡問題)。知道了自己永遠不能、也不想搞懂行政學,我想了一套針對行政學的策略,而且課程結束之後,我再也沒有翻過課本一次(抱歉了老師)。

行政學的考試分成選擇題和申論題兩部分,我替自己設定的門檻是,選擇題40分,申論題只要一題拿10分,就可以拿到60分。

針對選擇題,我買了選擇題題庫搭配阿摩,直接開始刷海量的題目,從錯中學,把答案記下來,利用題庫裡的詳解,釐清相近的觀念。申論題的部分,因為已經不打算理解行政學,於是決定直接「背」題庫。

無論是直接刷選擇題題目,或是背申論題庫,聽起來可能有那麼點土法煉鋼的味道,但執行層面上也是遵循研究證明有效的讀書技巧,後面會詳細介紹。而最後的結果?選擇題46分,申論題25分,不只圓滿達成目標,甚至高於當初設定的門檻。坦白說,這大概不是一般情況下會採取策略,然而,基於我個人的狀況(不擅長+不喜歡),才會衍伸出這樣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上述例子想要說明的是,要用什麼樣的「策略」有2個重點:

  • 依據自己對特定科目的掌握程度,特別是自己不擅長、沒把握的科目,更需要特別設計的策略。

  • 延續上一點,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策略」,代表需要備考一陣子,知道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科目,才能漸漸摸索出來的,如果是一開始準備國考的考生會需要一些時間來感受和嘗試。反過來說,對自己的弱點和強項都有更多了解的考生,也可以評估過去使用的策略是不是適合自己,是不是需要改變以前使用的策略。

3. 彈性

讓自己有餘裕思考最重要的事——「為什麼失敗?」以及「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才是「彈性」真正的意義。

在我們排好系統——也就是讀書計畫——之後,這計畫上的排程的待辦事項、進度就相當於我們對自己的期許,「我希望自己在這段期間內能看完幾頁到幾頁…」、「能寫完題庫幾頁到幾頁…」,我們自然希望能完美執行當初精心設計的系統,然而,在備考的每一天每一刻,總是會有半路殺出程咬金的時候,可能是各種突發狀況,或是其他更常見的,例如: 讀不完設定好的進度、感覺昏昏欲睡而看不下書等等。

雖然很挫折,但無論一開始多麼的胸有成竹、氣勢磅礡(?),對考生來說這些事總會有發生的一天,而責怪自己、認為自己不夠有決心,不夠有紀律,也是很自然的反應,但考試是一場長期抗戰,可不能太早陷入自我貶低的漩渦。

當計劃進行的不順利,我們要先把自己的一個觀察者,以客觀的口吻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些可能是「今天進度沒有讀完」或「今天老師在說什麼東西我都聽不懂」,接著以不帶批評的眼光反思造成如此狀況的理由,一步步深入探討,找到真正的原因。

「彈性」被我歸類在PDCA中的C、A——「查核」和「行動」——的部分,反思和探討,就是在做查核,也只是查核而已,確認原因,而不對自己做批判。

「發生了什麼事?」:

例如,在準備考試中,其中最常發生的狀況是: 今天進度沒讀完,這是「發生的事情」,接著我們思考「為什麼?」,原因可能有下面幾種:

  • 分心,分到整個思緒飛起來了都沒發現
  • 昏昏欲睡,時間都拿來睡覺了,當然看不完
  • 沒有上面原因,但書永遠看不完
  • 不可抗力的突發狀況

這些是我們的直覺所能提供的可能答案,但這樣還不夠,接下來我們在更一步問自己「為什麼?」,才能看到問題的核心,並加以改善。

所以,當我們思考了第一層原因之後,還可以怎麼思考呢?

這裡再次以「書讀不完」為例進行說明,如果我們判定自己書讀不完的原因是:

  • 有不可抗力的突發狀況,那麼我們可以在讀計畫中排一些緩衝區,以防下次再有突發狀況發生時影響了讀書計畫的執行,而有關緩衝區在後面安排讀書計畫的文章會進一步說明。如果一開始就已經有安排緩衝區可以彌補落後的進度,突發狀況也不會每天發生,其實可以到此為止了。

  • 不是因為分心或想睡覺,但進度就是看不完? 原因有可能是:

    1. 一開始不小心把較難的科目安排在自己精神比較不好的時段,例如有些人對法科很不擅長、念起來很吃力,到了晚上精神又比較不好,這是屬於節奏的問題,後面的文章會更進一步說明。

    2. 今天沒睡午覺? 沒錯,也許只是因為沒睡午覺,才會讓你在下午昏昏欲睡。

    3. 如果不是下午想睡覺,也不是因為太累了而睡不著,而是醒來就跟躺下去的時候一樣累? 那麼你可能是昨天睡太少,今天睡眠不足,但究竟前一天為什麼沒有睡足時間,又會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4. 單純的高估自己看書的速度。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書看不完是客觀的結果,背後可能會有單一或數種因素,而沒有辦法直接歸咎於自己「意志力不足」或「不夠努力」。

甚至,根據研究的結果顯示,罪惡感和自我批判反而產生「管他的效應」(由Janet Polivy與C. Petert Herman所創),指的是我們失敗時所產生的罪惡感愈強烈,為了緩解因為失敗而產生的強烈罪惡感,會更向下沉淪的現象。

這裡的「彈性」,其實不只是做事的方法,也是一種心態,一種對自己更加寬容,接受計畫不完美,接受事情不順利,也察覺到自己挫折的心情,但要告訴自己,這些事情已經發生在無數的考生身上,自己會有負面情緒也很自然;讓自己有餘裕思考最重要的事——「為什麼失敗?」以及「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才是「彈性」真正的意義。

4. 動機(想像失敗)

想像你的失敗——愈具體愈有效——會比想像成功之後的種種光輝,讓你成功達成目標的機會增加一倍。

「動機」居然有可以是個原則? 「動機」聽起來既模糊又籠統? 你可能有這些疑惑,讓我稍微解釋一下。

「動機」一詞,指的可能是當初決定報考的起心動念,可能是為了實現理想抱負,可能是為了糊口,也有可能為了轉換職涯的跑道,這些動機是「原因」,也就是促使你搭上國考列車的開頭。也因此,這樣的動機通常呈現的是正面的想像(positive visualization),你對「考上國考」有什麼正面的想像呢? 即使當初的目標只是單純的需要餬口,你依然可能會產生「上榜之後」(the endpoint)發生的事情有美好的想像,像是收到家人、朋友的祝賀與讚美,是考的科目而定,也有可能希望藉由考上公職或是執業幫助有需要的人,甚至是對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

有這些想像完全正常,也沒有錯,可能也足以提供強大的驅動力讓你繼續努力,畢竟如果大家心裡浮現的都是勞心勞力每天加班又被主管嫌棄,應該就不會去考了。不過,你也可以參考神經科學家Andrew Huberman所提供的建議:想像你的失敗(“foreshadowing your failure”)。(另外,在《輕鬆駕馭意志力中》,心理學家Kelly McGonigal則是稱為「樂觀中帶點悲觀」。)

Huberman在其Podcast節目中提到,人類基本上是逃離恐懼的動力,大於追求獎賞的生物,而大腦中與恐懼、憂心、焦慮有關的杏仁體(amygdala),同時也是設立、追求目標的4個核心組成要素之一,想像你的失敗——愈具體愈有效——會比想像成功之後的種種光輝,讓你成功達成目標的機會增加一倍。

以準備國考為例:
國考的失敗會長什麼樣呢? 因為考不上考試所以持續失業狀態,最後全家睡在橋下? 這雖然也滿恐怖的,不過我們離考試那天還有一段距離,放榜要等更久,如果真的面臨要睡橋下的危機,你大概也無法專心準備考試了。對我來說,想像落榜,時間上不夠緊急(你大概也有不少考前才臨時抱佛腳,或是趕報告的經驗?),不夠具體,還讓人壓力倍增。

我個人常使用的「失敗想像」如下:
今天終於要考試了! 我坐在位子上,考卷發下來準備大展身手時,卻發現不知道題目在問什麼? (哈蒙的「行政類型格道」是?) 或是隱隱約約知道課本上有這東西,但答案到底是什麼啊? (題目是在問「公營造物」… 對吧?) 或是讀了一堆法條卻不知道如何用 (現在警察把槍拿走了,是搜索還是非附隨搜索的扣押? 是不是有個東西叫緊急扣押?)這情景是不是熟悉呢?

我以描繪這個場景作為我的「失敗想像」的原因: 首先,我們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也犧牲了人際關係,選擇坐在書桌前讀書,就只是為了一個單純至極的理由—為了能回答題目問的問題,而且這場景非常具體。無論事前看了多少書,也無論放榜之後的個人造化是如何,我們準備考試,為的只是考試的那一刻,筆和你的大腦彼此配合之後,寫出讓出題老師滿意的答案,拿到能讓你上榜的分數,我們要讓自己對關鍵的這一刻非常熟悉。

第二個理由是,這種場景我們可以自己創造,也就是所謂的「自我測驗」,這也是很有效的讀書技巧 (後面的文章也會更詳細說明),因此在準備大考的時候,我們不總是會經歷一直寫考卷、考模擬考或寫題庫的階段? 而既然要創造出大考相近的緊奏感(一題25分鐘),自然也要以相同的緊奏程度來進行「自我測驗」:讓自己可以在看到題目的25分鐘內理解題目、想好答案、以符合邏輯的方式編排答案。

當然,在初期準備考試的時候可以不用這麼嚴苛,但這種危機感是每個題目、在你想要的時候,都可以創造的。隨便翻開一個題目,我們都想像一個做不到25分鐘內寫好答案而焦急不已的自己。

練習「想像你的失敗」的重點在於,當你覺得讀不下書、想發懶的時候,激起你的動力,也就是標題的動機(motivation)。但如果已經為了考試而非常焦慮、心情焦躁,這時候你如果繼續想像失敗,你的焦慮程度大概會突破天際線吧,所以這時候我們反而要先讓自己穩下來。海面已經波濤洶湧了,我們要讓它緩和,而不是再生個颱風出來,結果讓船翻了。


以上就是「4大備考原則」,如果4個原則覺得太多,那麼可以只記得「彈性」與「想像你的失敗」。「系統」畢竟是一套讀書計畫,需要每天執行,並不用特別記在心上,而「策略」也會在讀書的過程中漸漸成形,但「彈性」與「想像你的失敗」是心態和做法,在看過這些內容之後,也許過沒多就會遺忘了,可以的話,寫在便利貼上並貼在一個顯眼的地方,隨時提醒自己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