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購物慾

「抵抗慾望」不只困難,而且難以維持下去,因此與其談論抵抗購物慾,我想談的是減少慾望

我們總是有想要買的東西。需要的、想要的、更多的、更新的、可以納入當收藏的,買了需要的東西之後心滿意足,或是沒有特別的感覺,衝動下地買下東西後後悔莫及。

從大學兼職研究助理開始,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因為金額不多使用起來相當節儉,但隨著出社會、收入增加之後,想買的東西越來越多,實際上也買了不少東西,但我對自己買東西的方式不完全滿意,也對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滿意,總是不斷地等待,等待下個月的薪水、等待貨物寄出,再找到下一個想買的東西,然後重複這個循環。若是忍不到下個月薪水來,就會挪用下個月的用錢額度,但下個月同樣有想買的東西,於是再挪用下下個月的用錢額度... 如此令人焦躁又似乎無可奈何。

這篇文想要分享的就是我如何減少自己想要買東西的慾望。畢竟,想買卻不能買很痛苦,買了之後後悔令人痛苦,總是向未來借錢也痛苦。研究成癮學的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ambke)寫道,「在慾望的陣陣刺激下,沒有選擇的餘力」,「抵抗慾望」不只困難,而且難以維持下去,因此與其談論抵抗購物慾,我想談的是減少慾望,我會分享3個減少慾望可以採取的步驟,以及自己嘗試這些步驟的實際經驗,這3個步驟分別是:

  1. 「30天原則」
  2. 衡量「需要與想要的光譜」
  3. 創造低購物慾的環境

第1、2步驟是碰到有想要買的東西時,可以立即採取的行動,3則需要持續較長的一段的執行時間,可依照自己的需要自行取用。如果本身不認為自己需要減少購物慾,或是本身就很節儉,或是覺得幹麻減少購物慾又不是現代的苦行僧blahblah... 那麼這篇文的內容不符合你的需求。


步驟1:「30天原則」

在購物慾望的影響下,我們只知道自己很想要買這個東西,不過在30天的緩衝期之後,我們可能已經不想要這個東西了。

「30天原則」是參考自Nicholas Garofola的影片,之所以想寫這篇文章事實上也是看了這個影片的緣故。

在你碰到一個想買的東西時,可以使用「30天原則」,這個原則就如同名字所暗示的那樣,讓你先等個30天,除了一開始在瞭解這個東西的詳細功能、特色時,在等待這30天過去的期間,不可以去逛這個產品的購買頁面、部落格介紹、YT的推坑影片等任何會越看越想要買的內容。

在消費的衝動出現之後,我們不一定能馬上辨認這是「想要的」或「需要的」(這在下一個步驟會解釋的更詳細),因為在購物慾望的影響下,我們只知道自己很想要買這個東西,不過在30天的緩衝期之後,我們可能已經不想要這個東西了,或是仍然想要,但知道這個選擇不夠好、有其他的替代方案等等其他的可能性。

我的實踐經驗:

在9月底的時候正好看到一支想買的手錶,目前戴的手錶也已經使用8年了,覺得這時換掉它也不過分,手錶符合我想要的風格、有我想要功能、可以分期付款,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但新錶價格不便宜再加上其他因素,正好是使用「30天原則」機會,決定等到11月初,看看自己對於這支錶的感覺如何,過了將近一個月,中間沒有再去逛購買的網站或是別人的介紹,已經十分確定不會買這支手錶了。至於我在這30天之中又做了什麼讓自己打消念頭,會在下個原則中說明。

另一方面,也有過了30天或更久之後仍然很想買的,而我也很確定這是我所「需要的」。在高中當時非常想要買Amazon的Kindle,一直有看書的習慣,所以買電子書閱讀器算是符合自己的需要(因為一直買書下去會讓書櫃爆炸!),不過當時沒有收入所以沒有買,一直到大學畢業、考完高考等放榜的期間才購買了現在使用的mooInk S。現在回頭看,我在過了這些年的時間仍然有使用電子閱讀器的念頭,代表在我的生活中確實這樣的需要,否則在各種外在環境、興趣流轉的來來回回之後,早就被我拋到九霄雲外了。

當然不需要等很多年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需要某個東西,不過從這個經驗之中我學到的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慾望的根基在於需要或是想要。


步驟2:衡量「需要與想要的光譜」

列一個「優劣比較表」(pros and cons list)!

在遇到想要買的東西並且等待30天過去的同時,我們不只是等待,更可以仔細分析購買的慾望是來自於「需要」或是「想要」,而如同我在《多巴胺國度》那篇文章中寫的,很多時候要區分兩者不是很容易,無法一刀切,且大部分的東西都有實際上的功能(車子、包包、化妝品、鍵盤...),因此我更傾向認為「需要」與「想要」是存在於一個光譜上面,當你發現這個東西更靠近「想要」的一端,也許你可以考慮放棄購買,或是再找更好的替代品。

為了把一個東西放在「需要與想要的光譜」上,我們要做的就是列一個「優劣比較表」(pros and cons list),這個原則也參考自上面提到的Nicholas的影片。

不過在開始針對東西本身開始分析之前,我們可以思考一件事,就是: 這個慾望是否來自外在影響? 有時我們想要某個東西,只是因為我們想要更像某個人,或是想要讓別人對自己印象深刻,但是自己其實並不喜歡這個東西,如此一來購買這個東西之後,可能很快就會被冰起來,或是很少使用。

在檢視了自己的慾望來源之後,該怎麼做優劣比較表呢? 以下是一些可以參考的標準:

價格便宜 價格昂貴
經常使用 很少使用(緊急狀況發生時需要的東西除外)
看了就讓你心情好 看到就會激起不好的情緒
不占空間 很佔空間
保養輕鬆 保養費力、頻繁、花錢
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很快就會被淘汰
讓你的生活便利很多 買過就忘記它的存在

你可以自己再加上其他的標準,然後根據自己的預算、價值觀、生活現況等來建立自己的一套購物的標準,例如:

  • 我可以接受購買較高價的選擇,但這東西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不需要更換,而我也願意花時間定期保養
  • 我只願意花少少的錢,但購買的物品必須要好看
  • 家裡空間太少,必須清掉舊物品才能加進新物品(One Thing in,One thing Out)
  • 書只從圖書館借,需要看第二次的時候再買新書
  • 願意買實體書,但每個月限額

在建立好一套標準之後事情就變簡單了,在碰到想要買的東西時,把這套標準拿出來,列出符合的條件、不符合的條件,能更清楚知道這個東西該不該買——而且是依照自己的標準——30天的緩衝期加上思考,通常能對自己的決定更加滿意。

我的實踐經驗:

前面提到想要買的手錶,除了等待30天之外,我也對這隻手錶列了優劣比較表,下面是我列出的優與劣:

優:

  • 好看
  • 錶面耐刮
  • 符合我現在想要搭配的風格
  • 覺得自己可以戴很久(然而這只是一種猜測,如果需要常清潔,最後可能因為嫌麻煩再買別的手錶替代)

劣:

  • 可能有其他風格類似又比較便宜的選項

  • 尼龍錶帶可能會需要常清潔

  • 因為貴,所以戴的時候可能會顧慮太多

最後決定不購買這支錶的原因在於,我對手錶設定的標準是,價格可以貴一點,但依據我自己的生活情境和習慣,最好是搭配金屬材質那種不需要太費力清潔保養的錶帶,而且我不喜歡因為物品而必須時刻小心翼翼,不僅很累,也讓我感覺自己被物品控制,因此在經過衡量之後,對我來說這支錶在光譜上更偏向「想要」,在購買之後我很可能會後悔,因為保養太麻煩而太少戴,最後占空間又浪費錢。


步驟3:創造低購物慾的環境(一減一加)

「如果你每週只有一天吃得健康,你不太可能成功減重,因為大部分時間你仍在狼吞虎嚥。」
— Cal Newport

如果說前面2個步驟是在治標,那麼第3個步驟就是在治本,這個步驟的關鍵在透過一減一加的過程,也就是減少慾望刺激、加上嗜好,創造出一個低購物慾的外在環境及內在狀態。

在我們遇到購物慾被刺激的當下,我們確實可以採取「30天原則」、分析衡量自己的慾望來源、購物的合理性等等步驟,讓自己踩個煞車。然而,如果平時所處的環境會不斷促使自己想要購物,我們將會有等不完的30天、分析不完光譜,大腦不斷想著「先不要買」、「這我真的要買嗎?」都十分得耗腦力,總有一天一定會疲乏。

「減少購物」是一個長期目標,讓「購物慾低」成為我們普遍的行為傾向,會更容易持續下去,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建議讓環境推我們一把

「減」是減少慾望刺激的「減」

減少購物慾,是需要維持的「狀態」,需要改變舊有的行為模式才能達成。

Cal Newport在其著作《深度工作力》(Deep Work)中,以飲食上的狼吞虎嚥比喻平時的分心行為——如果只有少部分時間吃的健康,減重難以成功;如果只有工作時間專注,下班時間仍然從事各種分心活動,就難以培養專注的能力。我認為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適用在購物慾上面,無論是減重、培養專注力,或是減少購物慾,都是需要維持的「狀態」,需要改變舊有的行為模式才能達成。

如何透過「改變行為模式」減少購物慾,就回到了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ambke)這篇文章的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這篇文瞭解詳細內容,這裡簡單重述書中介紹的方法:自縛

自縛分為時間策略(chronological strategy)、空間策略(physical strategy)與意義策略(categorical strategy),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的是空間策略意義策略

以空間策略減少購物慾:藉由創造實體空間上的障礙,減少自己的慾望。以購物慾來說,就是不去逛購物網站,不去逛街,改變平時的通勤路線繞過讓人想買東西的店,或是把信用卡鎖在一個拿出來很費力的地方等。切斷自己與慾望的直接接觸,或是增加障礙。

以意義策略減少購物慾:把會聯想到欲望物的來源都封鎖(或盡量封鎖),也就是「眼不見為淨」。包括停追各種開箱文、開箱影片、推坑貼文等各種會刺激我們想買「酷東西」的來源。

「加」是加上嗜好的「加」

若要長久維持低購物慾的狀態,只是減少購物慾的刺激是不夠的,因為在減少這些刺激,想要減少購物的同時,以我個人的經驗,心裡仍然圍繞著「購物」這件事打轉,只是從「我想買」轉換成「我不買」,不斷想著自己「我想買但不能買」,反而會有種剝奪感,剝奪感會讓我們無法維持住低購物的生活習慣,儘管「關注在目標上,導致無法達成目標」這聽起來十分矛盾。

既然剝奪感是因為我將注意力定錨在「購物」上,我決定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定錨在其他的事物上。新的定錨點其實也可以是個人的進修、正職工作外的個人計畫等,但也可以是單純的興趣、嗜好,在這裡我統稱為嗜好。

嗜好可以是以前很常做、但在不知不覺之中放開的,或是曾經掠過腦海的「有點想試試看」的想法,又或者是現在已經在做的事情的進化版(例如:平時只是單純看書,現在加上寫心得、作筆記,或是看電影的興趣再加上畫面運鏡、色彩、電影語言的解析)。

當然,如果目的是減少支出,最好是不需要一直付出大把金錢的嗜好。

我的實踐經驗:

《多巴胺國度》這篇文中曾經提到過,我在工作上的焦慮,轉化為對購物的慾望,感覺無法控制、感到不安,想要藉由買東西這種快速,又幾乎可以確保自己得到「快樂」的方式來彌補這種情緒黑洞,事後才想著買這個好像不太好。

《多巴胺國度》閱畢後,運用了自縛的方法在生活中,確實對於減少購物有很大的幫助,只是發現在拿掉那些刺激誘惑的活動之後,在時間上、精神上陷入一種空洞狀態,原本拿來逛往購物網站的時間空出來了,原本只想著下個要買的東西的腦袋也放空。放空也未必是壞事,只是久了會有點無聊... 我開始思考在這一切掙扎、糾結開始之前,做的事情跟現在有哪裡不一樣,發現到以前無非就是看小說、看電影、看動畫、看漫畫、聽podcast等,這些簡單的事,花費不高,但我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滿足。

在決定不逛購物網站之後,空出的時間,拿來看很感興趣的書和動畫,中間看到沒什麼興趣就棄坑換下一本/部,否則就會失去動力。我發現看完這些書和動畫之後的滿足感,讓我更少有「想要買東西」的衝動,盡量不再以買東西獲得的快樂抵抗生活中的不愉快。

做這些對我來說並不難,原本就有把想要看的作品列成表的習慣,把這個列表拿出來很容易就能找到想要看的東西,有點像重拾,或是加強原本的興趣。不過也不能說我已經物慾低到什麼都不想買,總是會有些想買的東西還盤旋在腦海中,一切都還是進行式。


購物慾不只是購物的事

如果有購物慾這樣的困,擾不妨試試看上面的步驟吧! 建立一個買東西的標準、碰到想買的東西就先等30天,仔細衡量這個選擇,平時盡量不去看別人的推坑,找個活動來投入,無論是嗜好或是進修,又或是當志工,不管進度、不和其他人比較,感受著自己所做的事情,憑自己的意志做出決定,不需要符合他人的期待。

我從一開始單純想讓自己開心,到一次次的衝動購物,到移除購物慾,最後再到投入嗜好的過程,深刻瞭解到購物慾不只是花錢買東西,它是一種彌補失落的趨力,花錢買的不只是東西,也是購買背後代表的減少痛苦、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望,的確可能因此讓生活便利很多、愉快很多,想稱讚自己真是買對了東西,但也有可能不是如此。

反烏托邦小說《和諧》有一句話是,「人類是有缺陷的計量器,只能在欲望與意志間極端地往兩邊擺盪。不懂得適可而止。」物資缺乏時盡一切所能節儉度日,在豐衣足食的現代社會卻如同反向詛咒一般,社會氛圍與生理本能都在吶喊著要消費。但是我相信在這之中,有一種平衡之道,儘管在這年代什麼「平衡」大概已經是個用得氾濫的詞了(收支平衡、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身心平衡...),不過這可能是人類的宿命吧。共勉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