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問對問題,每個人都很有趣。如果對方沉悶又無趣,問題其實出在你身上。
我們大概都很熟悉聽到「我們要學會如何跟人溝通」、「溝通很重要」等等的說法,通常是在衝突發生、或者教我們如何避免衝突時才會提到,但當然溝通發生在比衝突發生更早之前,發生在所有我們與他人對話的時候,溝通無所不在,然而在衝突發生前的日常溝通品質卻總是被忽略。
你是否曾經有這種感覺?(或者你就是這個對方?)後面詳述這些地雷:
- 在你說話的句子中間一旦有小空隙,對方就插進來把對話帶跑,你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話繞回來,把想說的話說完(轉移型回應)
- 當你說完某件事,對方沒有問你的想法或感受,而是馬上回應自己的經驗(轉移型回應)
- 當你想要訴苦的時候,對方馬上給你建議,好似你的苦難不是苦難(急著解決問題、忽略感受、給建議)
- 你話還沒說完,對方即詢問並且質疑細節,意思還來不及表達就胎死腹中(詢問細節)
- 當你提某個觀點的時候,對方沒有詢問你背後的思路或是深沉的意思,反而先假設他知道你要說什麼(結果大錯特錯)(缺乏好奇心、先入為主的觀念、自認懂得比對方多)
- 想駁倒你(對立)
- 講話講到一半突然回應別人的話(分心)
如果你跟朋友(或任何其他人)有過這樣的溝通經驗,而且每次講完話都覺得精疲力竭,問題其實出在對話中少了「傾聽」。溝通經常被比喻為傳接球,兩人之間以一種舒服的、有節奏的方式一來一往,我們通常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但事實上在對話之中我們總是太過專注於怎麼丟球,或者說,我們看著對方對球,總想著接下來要怎麼丟,結果連接球都接不好。
Kate Murphy的這本《你都沒在聽》(You're Not Listening),說明在社會中缺少傾聽的現象。我們可能認為缺乏傾聽只是兩人之間關係變差的問題,但即使一開始真的只是「他沒在聽我說話」的腦中murmur,長久累積下來會導致關係破裂、衝突(直到你大喊「你都沒在聽!」),沒有傾聽習慣或是能力,也使得我們在周圍築起一到牆,反射性拒絕與我們的觀念不同的事物,落入非黑即白、你我對立的局面。許多破碎的友誼、愛情,甚至是水火不容的社會對立源自於缺少傾聽。另一方面,當我們願意在彼此的關係中給予真正的傾聽,能使關係更加和諧,更有機會從彼此身上學習。
接下來這篇文將介紹:
- 何謂好的傾聽?什麼不是?
- 非/良好傾聽的行為
何謂好的傾聽?什麼不是?
傾聽最需要的莫過於好奇心。
這裡指的是傾聽的內在姿態。「傾聽」似乎指的只是一個表面上的行為,但品質良好的傾聽其實是來自於聽者真心地對方感到好奇,而且如果你對對方沒有興趣,其實對方感受得出來,不管你再怎麼樣凝視對方的眼睛、點頭,或回應「嗯哼」,因為「缺乏好奇心」會以各種方式展現在你的行為或回應中,而一旦對方感覺到你不感興趣:
「跟心不在焉的人說話,一般人想起的事會比較少,表達能力也會變差。相反地,如果有人專心聽你說,你就會想起更多內容和相關細節,也樂於多說一點,即使聽地人沒主動問。」
好奇心聽來似乎很簡單,但在我們與他人溝通來往時經常有2種心態阻擋我們發揮好奇心(我個人稱之為「非良好內在姿態」):
- 想讓自己感覺/看起來(比對方)聰明
- 將對方貼標籤/分類
這2種心態會衍伸出各式各樣阻止我們打開耳朵聽對方說理由,也會導致妨礙傾聽的行為。譬如:想讓自己感覺比對方聰明,讓你在芝麻蒜皮大的小事上也想要駁倒對方否則不干休;將對方貼標籤讓你自以為知道對方想說的話和背後的思路,像是「你是我男/女朋友,我怎麼會不知道你在想什麼」(男/女朋友的標籤),好似很浪漫的話,但如果對方真的不認為你知道,那就糟了。
傾聽的關鍵在於對對方真心感到好奇,依作者的說法,其實就是「全面理解他人試圖表達的想法」。因為感到好奇,所以希望瞭解對方想要傳達的話語、對方的心情,以及背後的脈絡,要感到好奇需要我們將採取開放的心態,在這個時代中我們習慣於築起一道防衛牆,我們可能不是鬥雞,但是可能不知不覺中拒絕對方進入到我們的生命,因此需要在牆上開一道門。
對對方感到好奇的內在姿態是良好傾聽品質的根源,不過終究我們在與人對話的時候還是需要有應對(這樣才是傳接球),接下來就要介紹與人溝通時的理想外在姿態的具體作法,以及要避免的地雷區。
非/良好傾聽的行為
傾聽的外在姿態,指的是反映出心態的具體行動,雖說我們都覺得瞭解自己的起心動念及外在行動,然而對話心態及習慣都是經年累月培養而成的,我們不一定意識得到自己的行動源自於什麼樣的心態,或是這些行動阻礙了對話。
接下來會先指出源自於「非良好內在姿態」的各種常見行為,這些行為要盡量避免。點出這些行為並不是要嘲笑、譴責或貶低有這些行為的人,而是讓自己對自身行動更有自覺,因為我們都會有盲點,包括我自己也有不少壞習慣,有所自覺才有機會改變。
接著在介紹能夠引領對話的行為,大多時候我們的出發點良善,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而已。我們不需要特別的幽默風趣,或是擁有hold這全場的魅力,我們的目的只是要有良好的對話,而且要達到這點意外的不是很難。
1. 非良好傾聽的行為
除了在有特定目的的場合外,許多對話通常多少帶點「情緒的要素」存在,指的是,我們與人對話通常是想要表達出某種心情,無論正面、負面、平淡、強烈,而非良好傾聽行為大多來自於忽略情緒要素,我這些行為分為4類:
- 轉移型回應(Shift Response)
- 問錯問題
- 給建議
- 關上耳朵
轉移型回應與支持型回應(詳後述)相對,簡單而言就是把話題焦點從對方轉移到自己身上,這大概是所有非良好傾聽行為中最廣泛卻看起來最無害的一種,許多人(包括我自己) 會不知不覺中提供轉移型回應,因為人的天性喜歡談論自己,並且也認為自己只是嘗試在對話中維持著一來一往的互動。
例如:A告訴B自己家的貓咪生病了,B回應自己的貓咪以前生病的事情。B可能認為藉由提出自己的經驗或觀點有助於對話進行,但當他提到自己的貓咪、把話題轉向自己時,便打斷了A繼續深入談論自己感受的機會,當然A也可以想辦法把話題拉回來,但可能聽起來不自然,要想辦法不斷拉回話題也使人精疲力竭,而且長久下來B的行為傳達給A一個訊息:我對你的話不感興趣。
問錯問題。當我們想要更瞭解對方,或是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的時候,常常會問對方問題,問問題也是展現好奇心的好方法,不過要小心問問題的方式。
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問「含有假設的問題」。例如:你現在有女/男朋友了嗎?(異性)
雖然隱私本身也是個問題,但它的另一個問題是假設對方是異性戀,對長久以來生活在異性戀霸權的LGBTQIA+族群想必聽起來不是很舒服。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評量式問題」,評量式問題聽起來像在做身家調查。例如:今年貴庚、家裡住哪、哪個學校畢業、在哪高就、薪水多少、結婚了沒等等。
在一開始認識對方的時候難免會問一些表面資訊,不過我認為可以把這些問題當作瞭解彼此的敲門磚就好,目的是更多其他有助於瞭解對方的訊息,像是對方如果是某個科系畢業,也許對方的興趣在相關的領域,如果不是就可以反過來問平時的興趣是什麼。
給建議,這又回到了前面說的「情緒的要素」。作者提到:
「知道他人的煩惱,並不表示你需要替人解決煩惱。通常別人也不是要你替他們想辦法,只是想聽聽他人的意見。況且,一旦開始教人該怎麼做或怎麼感受,就等於打斷對方想說的話。無論你的出發點多麼良善,或者認為自己的建議有多受用,對方都會反射性產生抗拒,對你的建議心生反感,即使你表達的再委婉也一樣。」
意即,說話者一方面的心情被忽略,另一方面也不會接受你的建議。Happier Podcast的主持人Gretchen Rubin曾經說過,別人沒有主動要求的時候,就不要給建議。
例如:A向B訴苦他來不及在國考前把書看完,而B開始提供各種讀書的建議。B想要幫助A的心情沒有錯,不過A之所以提到書來不及讀完,是想要抒發當下自己著急、焦慮的心情,B的安慰法可能會讓A覺得自己的困難在B眼中微不足道,自己的心情沒有被重視,這種被忽略的感覺讓A聽不進去B的建議。因此在A訴苦的當下,B最好默默地聽,事後在給他認為有幫助的建議。
關上耳朵,這裡的行為表現上是對話禮儀的問題。
例如:對話中一邊看手機(無論你覺得自己有沒有辦法一心多用,對方看了很火大)、打斷對方問細節(打斷對方的思路)、對話到一半突然回應遠方的談話(雖然好像很酷,但你剛剛是不是沒有在聽我說話?)
另一個關上耳朵,但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是你一直在想怎麼回應對方。我們當然會希望自己的回應得體,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的場合中如何應答非常重要,但在很多時候,當我們發揮好奇心、打開耳朵,全心全意注意對方說的話時,其實回應的話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因為對方說的話就是線索,你有在聽就會抓得到。
2. 良好傾聽的行為
書中提出了許多傾聽時的地雷,也提出了幾個傾聽時可以嘗試的作法:
- 支持型回應(Support Response)
- 主動傾聽(Active Listening)
- 不急著反駁對立意見
支持型回應,前面提到與轉移型回應相對,轉移型回應將話題轉向自己,那麼支持型回應就是將話題轉向/停留在他人身上,鼓勵對方說更多,我們也有機會更瞭解對方。支持型回應的另一個好處是,它的做法基本就是順著原本的話題、對方的話走,從既有的基礎上衍生,事實上會比自己想聰明機智的回應更簡單。
主動傾聽指的則是當對方說一件事情時,我們可以「聽見字句、想法、語調、個人想傳達的意涵,甚至說者意識表層底下的意義。」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不只藉由說的話來表達,若可以注意到其他的聲音線索、肢體動作就更有助於溝通、瞭解對方,除此之外,「人希望你能理解他們為什麼告訴你這件事、這對他們的意義,勝過事情的細節。」
例如:A問B新工作如何,B回應還好,工作可以應付得來,也不太需要加班。雖然B說的話聽起來是個不錯的工作,但A注意到B的情緒有點低落,於是A問B新工作是否有他喜歡或不喜歡的地方。
在這個例子中,A迴避掉了常見的對話地雷,沒有將對話轉到自己身上,也沒有聽到B的回應即直接回應「聽起來是不錯的工作」,而是藉由主動傾聽注意到了客觀描述下的情緒 :表面是對工作的正面描述,但在其他地方有令B擔心或不滿意的地方,因此A運用了支持型回應鼓勵B說更多。
不急著反駁對立意見,這一點在書中是個模糊的存在。這個點的背景在於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過程中,選民的意見對立特別嚴重,甚至造成了家庭和友誼的破裂。我們之所以對對立意見特別反感、急著想反駁,是因為我們將對立意見視為威脅(畢竟人類是群體動物),驅動了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引起「戰或逃」的反應。
作者的論點在於,對方的「立場」背後有一套事實及思考邏輯,秉持的好奇心、不急著反駁對立意見,有助於理解對方,更有助於社會、人際和諧。然而這個論點並沒有具體提到所謂的「對立」的嚴重程度。意即,我們大概可以接受彼此對特定東西喜好的不同,生活方式、金錢觀、宗教觀等等這些不同,若不是同個屋簷下生活的人嘗試理解對方也不錯,但如果是赤裸裸的歧視呢?理解對方然後呢?書中並沒有針對如何調和衝突,或是應對歧視這些情況提出除了「理解對方」以外的具體的做法,這是這本書較為可惜的地方。
結語
這本書解答了我心中許多的疑惑,也許你也跟我一樣,總覺得對話常常不是很順利,對方看起來很挫折、疲憊,或是你也和某些人說話的時候覺得挫折疲憊。看了Kate Murphy的《你都沒在聽》讓我發現到自己過去採了許多的地雷,常常打斷別人說話,或是把話題轉向自己、一個人講個不停,也會忍不住給別人建議。看了這本書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更加注意這些不良習慣,也嘗試著讓自己更加瞭解對方,偶爾還是會犯錯,不過持續努力中。
當然,你也可能在其他人的說話方式中發現到這些地雷,而這些地雷很可能讓你每次跟特定人說完話後精疲力竭。要直接跟對方說「請不要打斷我」、「別自以為懂我」、「不要給我建議」、「你都沒在聽」,或者請他讀《你都沒在聽》嗎?要如何面對這個困難就不是本書討論的範疇,端看各位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