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he Pursuit of Means)

Amateurs are obsessed with tools.
—Ryan Holiday

有時候會碰到這種情況:

在做了一些研究之後,你在想自己也要開始運動了,就從慢跑開始吧!你開始研究各種慢跑鞋然後發現有很多款式,要穿什麼材質?哪一款較輕?要不要有氣墊?最好能展現自己的個性,哎呀可是價格不美麗,是不是要退而求其次...

或是

機械鍵盤的打感太神奇了!我需要敲這種鍵盤打文章,這樣我效率一定可以大增,no more membrane(薄膜鍵盤)!我要組好的鍵盤還是買套件自己組?塑膠殼或金屬殼?陽極或電泳?線性軸或段落軸?克數多少?要不要加長軸心?定位版要什麼材質?...

過度講究工具的傾向

在我們想要開始一項挑戰或是培養新習慣的時,可以發現到一個傾向
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不同的工具,或直接買最昂貴的工具,最明顯的原因,自然是我們覺得工具很重要,也就是我們喜歡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傾向本身沒有問題,畢竟工具通常需要錢,我們不希望花錢買到不合用或品質低劣的東西上,但我們可能本末倒置,將過多時間、心思花在工具上,甚至多過活動本身

接下來我想探討這個傾向可能的成因,這個傾向什麼時候合理,什麼時候又會成為我們的絆腳石,以及「工具vs方法」。

為何過度講究工具

為何會出現這種傾向?在作者Ryan Holiday與YouTuber Ali Abdaal的對談中,他們提到幾種可能。

  • 拖延時間:首先,做這件事本身(例如慢跑、打文章,下面稱the thing)本身難度較高,怕辛苦、怕失敗、怕無聊等情緒讓心裡有抗拒——不做就不會失敗了——為了避免這些情緒,花更多時間研究工具就可以拖延時間。
  • 研究工具比較好玩:研究工具通常意味著買新東西,而我們大腦偏好新奇事物,會促使分泌多巴胺,刺激我們的酬賞機制。且相比之下新手在開始做the thing時,因為還在熟悉會覺得很辛苦,對大腦來說消耗更多的能量,還未能體驗到做熟能生巧時可以體驗到的「心流」(flow),一種完全投入、彷彿忘卻時間的令人滿足的感覺。我認為這是Ryan Holiday說的「業餘家著迷於工具」的原因。
  • 將工具與自我形象連結:這是我思考出來的一個原因,「我是一個用好東西的人」有時不也會這樣想嗎?或者,我們想讓自己離「專家」的形象更靠近,專家——或者是已經長期做某件事的人——的形象可能是有自信、有技術、很苗條、很帥!(在商品的廣告上可以看到很多)但能力還沒達到專家程度的我們,即使僅僅是在工具層面上也好,也想要離專家的形象更靠近一點,於是我們研究各種工具的各種功能細節,知道什麼工具「好用」什麼「不好用」,甚至直接攻頂買最貴的那款,儘管我們還沒有能力自己感受出來其中的差異。

追根究底,追求工具的完善什麼時候合理,到什麼程度是多餘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什麼時候合理/不合理

講究工具到什麼時候屬於是合理程度,最大的原則是「有幫助」,例如:

  • 你原本沒有工具。如果沒工具就不能做the thing,自然要研究下、買工具。
  • 人命關天。如使用錯誤會導致嚴重後果,影響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譬如車子的使用方式。
  • 你沒有以「研究工具」為藉口拖延不斷拖延the thing,究竟有沒有拖延要自己感覺。
  • 有感升級。譬如,電腦太老舊,光打開word就花你5分鐘,每刪一個字就要等一秒,這時買新電腦非常合理;或以轉魔術方塊為例,如果已經是轉方塊的高手,這時從一顆普通的方塊,升級到有磁力、磁軸、重量更輕的方塊就會秒數上的影響;或是跑者想在比賽中花更少秒數抵達終點,仔細研究身上的裝備就有實質意義。

在《原子習慣》中,James Clear在第一章<基本原理>中,即是以英國自行車協會作為例子,車隊的新教練戴夫.布萊爾斯福德要求他們的選手精進他們的工具,從單車坐墊、輪胎,到比賽服的布料、按摩油、枕頭和床墊等,將無數個微小的改善加起來,促成了英國車隊巨大的進步,從110年沒有英國選手在環法自行車賽奪冠的魔咒,到拿到超過百座的世界冠軍、奧運金牌66面,及5次在環法自行車賽中奪冠。這個故事是完美的「合理地講究工具」的例子,這些單車選手肯定會進行訓練,沒有拖延的問題,對於目標是在比賽中得冠的選手而言,講究各種工具的微小的改善有實質的意義。

講究工具到什麼時候又會變成一種逃避機制,最大的原則是「你沒有做the thing」 ,例如:

  • 逃避做the thing。譬如,已經知道有哪些基礎、入門工具的選項,卻執著於找到「最完美的工具」。
  • 工具等級與投入程度不相襯。在還沒有開始做the thing,還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會不會繼續做下去,或是久久才意興闌珊做一次的情況下,就先買最高等級的工具,這時你已經花了太多腦力在思考工具上,而且隱約會出現「我必須要做」的壓力,但這種壓力對於想開始做某件困難的事,或是培養新習慣是不利的。譬如第一次轉魔術方塊就買2000多的高級方塊。

上面的這些討論,並不是在暗示使用者的感受不重要,甚至可以說相反。如果我們可以因為使用某個工具感到非常愉悅,讓我們更願意去做那件困難的事,達成我們的目標,講究工具仍然是合理的,因為「有沒有做the thing」本身是最大的判斷標準。即使最後the thing沒有成功,講究工具本身成為了一種嗜好也無妨,最重的依舊是我們有先嘗試做過the thing,最後才知道這不適合自己,而不是讓講究工具這件事從一開始就阻擋我們去嘗試。

工具 vs 方法(Tools vs Methods)

有的時候,改善工具所能達到的效果會達到極限,無論什麼樣花俏的、昂貴的工具都沒有辦法使最後的成果更好。這個時候要改變的可能不是工具,而是方法

心理學家兼作家Adam Grant提到,不斷地以同樣的方式嘗試、練習最後可能會碰到瓶頸,即使想要有重大的突破,進步的空間也會受限,因為原本的舊方法就那麼好而已("...you're going to run into a wall because that method is only so good."),這個時候若想要進步,需要的是找到更好的方法。

例如,棒球選手R.A. Dickey因為右手肘少了一條韌帶,使他投出去的球達到的球速受到限制,而這個球速的限制看似讓他的棒球生涯受到阻礙,他曾經以舊有的方式練投球,卻不見起色,最後他聽了教練的建議鑽研「指節變化球」(knuckleball),是一種速度不快,但球路難料的一種球,這種球速度不快的特性又正好填補了R.A. Dickey的生理限制。花了3年丟掉以前所學,再重新學習新的投球方式,一切都感覺不對勁,但也是突破的重點:如果總是感覺良好,那你可能進步的不夠多。在練成了指節變化球後,R.A. Dickey重回了大聯盟並且成為了10名最佳投手之一(有再看棒球的朋友可能比較瞭解)。

有一個近年受很多人關注的「改善方法」的例子,是「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KM)。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我們必然會接受很多的資訊,有些是工作上需要,有些是自我成長需要,但我們如同電腦般馬上就將資訊記錄在大腦中,我們會忘記、會記錯,因此有效的儲存、轉化、輸出資訊,就成了個人知識管理的目標。

在《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中,作者Tiago Forte舉出了典型而散亂的知識管理樣態:平時,我們看書、聽podcast、閱讀文章、看影片,在工作上,我們把要做的事、要回的電話、零散的資訊等,寫在「某個地方」——便條紙、to-do list、手帳、電腦裡的記事本、實體筆記本——我們已經使用了某種形式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但使用的方式沒有一致性,甚至沒有意識到使用的方法雜亂無章,於是記下的寶貴資訊也無用武之地,因此是「無效的方法」。這時要做的不是找到更先進的各種app或是設計華麗、精緻的手帳,而是從根本上改變自己記錄、儲存資訊的方式,「第二大腦」承諾的,即是藉由將所有的資訊以特定的方法儲存在一個地方,讓我們可以在彈指間就找到我們需要的資訊,再也不會有找不到資訊情況發生。從散亂、無一致性的儲存方式,到有系統性、有一致性的儲存方式,並且可隨時依照個人需求變更、移動、刪除的「第二大腦」,兩者之間即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採取新方法的好處不一定很明顯,在一開始甚至會像是錯誤的決定,感覺不舒服,做得差強人意,但就像Grant教授說的,若要有長足的進步,要學習擁抱不適感(be a creature of discomfort),類似於我們所說的「踏出舒適圈」,要持續進步就必須接受自己的永遠有不完美之處,因為如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100%成功,背後代表的可能是我們給只挑自己擅長的事情做。


這篇文章與其說是要告訴別人「不要只求形式(工具)上是個專家」,不如說是為了提醒我自己不要發生這種事。

我就是那個以「打文章」為藉口開始研究鍵盤的人,告訴自己現在筆電的鍵盤打起來不太順,應該要買把好用的鍵盤。我現在依舊持續打著文章,鍵盤則是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嗜好,依照上面的標準算是過關,但我心中的確一直有「鍵盤很重要,因為我要打文章」的想法,儘管也曾發生只帶筆電到圖書館打字,效率比在家打好上比幾倍的情況... Ryan Holiday的那句「業餘家著迷於工具」讓我重新思考工具、方法與做事彼此之間的關係。

無論是在個人成長、組織發展、科技或是其他方法論的領域裡,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各種工具推陳出新,時間管理、組織管理、財務管理、個人知識管理,最新的電腦軟體、iPhone、智慧手表、家電... 這些東西都是工具,是我們想要達成某個目的(goal)的「手段」(means),重要的是目的,然而目的是個人的、是不可見的、是困難的,工具是可以擺在大家面前兜售的,於是我們也被琳瑯滿目的工具迷惑了雙眼,將注意力轉移到更簡單的、更有趣的、甚至是可以炫耀的工具上。

也有可能,我們還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模式、什麼樣的居住環境、什麼樣的人際關係、什麼樣的價值觀——思考起來太燒腦了,只好先不管這些,先買工具去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