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明了4大備考原則後,我接下來會以PDCA的架構說明讀書計畫安排、讀書技巧、負面影響因素,以及調適方法或建議。
首先,PDCA循環是一種生產管理的概念。考完國考後固然不會生產出一個產品出來,之所以會使用PDCA循環有2個理由:
-
就像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時間、金錢和資源都十分有限而珍貴,每一位考生的時間、金錢與精力也是如此,無論是哪一項都不該被浪費,因此我們需要有效的管理整個備考的過程。
-
在我準備國考的時候,發現有太多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考生兼顧,因此我接下來要介紹的不僅限於讀書技巧,而為了讓這些內容有個架構,因此把它們整理一番後,再進PDCA中各個不同的環節中,讓整體的內容看起來不致於太過零散。
所以什麼是PDCA ?
PDCA指的是「計畫->執行->查核->行動」(Plan, Do, Check & Action)的循環
而國考的PDCA指的分別是:
- P:安排讀書計畫
- D:讀書技巧
- C:找到「負面影響因素」
- A:針對「負面影響因素」的調適方法或建議
還記得4大備考原則的「系統」與「彈性」嗎? 「系統」指的就是P、D,可以理解為讀書的規劃與執行,而「彈性」就是C、A的原則,接下來我將以P、D、C與A依序與大家分享我的作法。
系統:P、D的原則
彈性:C、A的原則
Plan:安排讀書計畫
大原則: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這裡要談的是要如何安排長、短期讀書計畫要如何安排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會先cover長期讀書計畫的前2個階段,第3階段單獨一篇,再繼續介紹短期讀書計畫。
長期的讀書計畫如何安排?
所謂的長期指的是一個準備循環的長度,在這裡我借用了政治學韋伯老師的架構以及智慧,我和老師的作法不盡相同,有興趣的考生可以回到影片去比較。
整個準備考試的過程通常是以1年為一個循環,1年是一個參考值,每個科目到最後都會有各自的進度,每個人速度有快有慢,都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自由調整。接下來把1年分為三個階段:
- 跟課期(約7個月)
- 統整期(1-3個月)
- 奪榜期(2-4個月)
跟課期要做什麼?
- 跟課
- 蒐集題目
顧名思義,跟課期要做的事情就是跟課,韋伯老師在演講中提到書要念3遍,分別是預習、上課(或閱讀)以及複習,這三種閱讀對考生而言應該是非常的熟悉,不過複習這個動作我建議做3~4次,聽起來很花時間,但在後面短期讀書計畫的部分會更詳細說明複習的作法,就像預習和上正課的專注度和精細度不同,每次複習的時候速度和難易度也會不同,會比一般的做法辛苦一點,但不用擔心自己做不到。
除了跟課外,跟課期要做的另一件事是蒐集題目,這是我個人的建議。在課本裡,補習班老師編的課本通常會整理出相對應主題/考點的考題,各位可以把具有代表性的考題(也就是沒有考得太偏、太籠統、太簡單等)蒐集起來,只寫頁數和題目編號在便利貼上,貼在筆記本或課本的第1頁,注意不要寫下這些題目的考點,也不要分類,這些題目在第三階段可以發揮作用。
統整期要做什麼?
- 解題
- 背 (統整筆記、課本)
解題要做的事不是「練」,而是 「解」
附有擬答的題庫是重要的工具
先說明,這裡和韋伯老師說的不一樣的是,我在這個階段會把課本再從頭看一次,這是因為我個人認為跟課期的「念3次書」還不夠,因此需要再看一次,在看第二次的過程中,有些原本覺得不夠清楚的觀念也瞭解的更透徹了。如果在跟課期階段就已經讀的很好的考生,也不必一定要看第二次,這全憑自己的需要決定。
再回到這個階段要做的事:解題、背。
解題的部分,如同韋伯老師所言,這時候要做的事不是「練」,而是「解」,意即,這時候我們要訓練自己的是,看到題目後能辨識得出考題的爭點,可以回想得起來上課中學到的東西,及相關的時事或議題,並且鋪排答案的先後順序;至於速度及字句的流暢度是下一個階段要做的事。
解題的部分,如同韋伯老師所言,這時候要做的事不是「練」,而是 「解」,意即,這時候我們要訓練自己的是,看到題目後能辨識得出考題的爭點,可以回想得起來上課中學到的東西,及相關的時事或議題,並且鋪排答案的先後順序;至於速度及字句的流暢度是下一個階段要做的事。
為了要達成上述的目標,附有擬答的題庫是很重要的工具。題庫有各種不一樣題型的題目,我們就要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題目練習解題目,可以自己先試著擬擬答的大鋼,再參考題庫的提供的架構做改善。這時候可以不需要寫完整的擬答,只列大綱就好,這時還不需要大量寫完整的擬答,讓自已先慢慢習慣就好,不需要著急。同時,也可以像在第一階段做的一樣,蒐集適合練習的題目,記下題目頁數、題號,但不分類,留到下一階段使用。
一開始練習解題目的時候覺得寫不出來、卡卡的,是很正常的,不需要覺得很氣餒,考生就是在練習、犯錯、改善的過程中,慢慢地越來越擅長解題,但是一定要練習,如果為了逃避痛苦而不去練習,也只是把犯錯的時間延後到考試的時候而已。
在準備國考時,筆記的功能有兩個,分別是 「理解」 與 「回想」。
下來是背的部分。讓我們先來想像一下考試的場景: 我們在考試前刷過好幾次的課本和筆記,覺得自己都「背」好了,而看到題目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覺得自己大概知道題目在考什麼,但這時我們才發現自己對特定概念的理解,遠沒有自己想像中的清晰,或者答案就是想不起來,而這個狀態的對立面,也就是 「有清晰的概念」,而且 「想得起來」 ,才是「背」的真正目的,是我們希望大腦在考試的當下可以達到這樣的狀態,而筆記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兩件事。
因此我認為,在準備國考時,筆記的功能有兩個,分別是 「理解」 與 「回想」。
-
理解
筆記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不同的概念之間的關係,具體呈現在筆記上的樣子就是架構,更簡單的來說就是畫圖,例如: 如果你想要分類不同的概念,你可能會想要使用心智圖(mindmap);如果有上下位的關係,可能使用樹狀圖;如果彼此間有因果關係,可能僅僅使用簡單的「→」來表示,,其他的也有表格和數線圖,這些種類的筆記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做過,只要我們知道如何選適合呈現的架構即可。 -
回想
當我們在學習一個科目的時候,所有的內容有分不同的重要性、上下位概念等,理想上,身為考生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全部都記下來,但即使聽起來很有野心,也是有方法可循的。首先要先釐清關係,而這點在前面的「理解」的步驟已經解決了。要讓筆記可以發揮讓我們「回想」的功能,筆記必須要夠簡潔,而且留下來的東西全部都是最精華的東西,例如: 整個章節的架構、考點、關鍵詞等。國考筆記,並不是以做筆記的動作幫我們記憶,而是在幫助我們訓練自己,訓練我們在看到這些關鍵詞的時候,腦中可以自動回想起所有與這些詞相關聯的重要資訊,因為在考試的時候,十之八九的考題要我們做的也是差不多的事: 題目短短兩三行,要求我們可以針對主題做一番闡述。所以我們才會需要「背」筆記,架構圖、關係圖、爭點就像是骨架,我們把它們刻在腦袋裡,讓其他的細節就是血肉,如果前面的「不只一次的複習」做得好的話,是可以自然而然地填補上去的。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要做出前面所說的那種筆記其實不容易,因為我們本身對內容需要了解的足夠透徹,也要有足夠的時間寫,然而考生最缺乏的就是時間了。幸運的是,如果是上補習班的考生,優秀的老師所整理的筆記其實是可以直接拿來用的,考生不太需要再從頭自己整理重點。但如果碰到的老師剛好也不太會做筆記(或不適合自己),我們就會需要自己畫,不一定一開始就能畫出合用的筆記,會需要練習,就會需要時間和耐心。
這就是在第二階段的統整期要做的事情: 解題、背。這個階段大概是三階段之中最艱難的,除了要花最多腦力之外,到了準備的中期,動力難免會比一開始的時候下降不少,同時卻也沒有最後階段火燒屁股的急迫感;要花的心力最多,卻又隱約有種不甘心坐在書桌前讀書的感覺。不過要是這個階段進行的順利、打好基礎,最後的階段會輕鬆很多。
以上就是長期讀書計畫中,前2階段中要注意的重點,下篇文章會繼續就第三階段作說明,並分享我具體實踐的方法,內容有點多因此獨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