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Minimalism)其二 – 清理

Outer order, inner calm.
—Gretchen Rubin

為什麼要清理?

"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甚麼時候處於最佳狀態、最有創意。他們要問自己,理想的房間是什麼樣子?需要音樂嗎?還是安靜無聲?房間外是一片喧囂或是寧靜祥和?怎麼做可以釋放我的想像力?" 美國作家Toni Morrison如此要求他們學生。

我們什麼時候處於最佳狀態?作家Ryan Holiday認為肯定不是淹沒在紙張堆中、碗盤沒洗、水留半瓶、地板沒掃的時候,而這個原則亦適用在不同專業領域中。作家Gretchen Rubin則認為「外在秩序有助於內在平靜」,因為在太多我們沒有辦法掌控的事物中,但我們可以藉由掌握的物品來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因此我們可以說整理東西——主要為有形,但也包括無形事物——可以讓我們獲得平靜,更可以讓我們達到成就目標的理想狀態

在極簡主義其一中提到,實踐極簡主義的第一步為盤點,第二步則是清理,在這裡我將略過清理的細節做法——譬如把東西全倒出來、分成要丟的、要送人的、要賣的、要留的等等——將重點聚焦在清理時可以採用的標準,以及清理可適用在哪些不同領域

清理的標準

除了很有名的近藤麻里惠所提出的「這東西讓我心動嗎?」及其他常見建議外,這裡主要參考了Beth Kempton在《仛寂》提供的參考標準:

  1. 在過去一年,我有用過這個東西嗎?
  2. 你擁有的哪一類東西是超過你需要的?
  3. 有那些東西是為了以防「萬一」而存在的?
  4. 如果沒有這個東西,緊急狀況發生時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嗎?
  5. 你的實體空間讓你感覺如何?最喜歡哪一部分?想要改變什麼?
  6. 你有什麼囤積習慣?可能反映在什麼生活習慣上?
  7. 這個東西是不是沒看到就會被遺忘?
  8. 你生活中的其他什麼東西,是你想要簡化的?
  9. 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在清理房間的時候,第1、6、7點非常實用,因為這會讓我們發現自己以為很重要而不斷囤起來的東西,事實上可能用不到,或根本沒重要到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例如:記下很多小筆記的空白紙,以為再拿出來看,結果一次也沒動過,或是各種產品的包裝、八百年沒穿的衣服、學生時代留下來的一百支筆等。

在所有東西之中,我認為最好清理的就是沒有包含感情回憶、看不到就忘記的東西,這種東西意外的很多,如果丟掉有回憶的東西讓你太痛苦,不妨從這裡下手。

清理的領域

「清理」在現在的極簡主義中,通常指的是實體物品的清理,不過清理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領域,正如前面第8點的問題,生活中的其他甚麼東西,是你想要簡化的?

以下是我們也可以考慮清理的領域:資訊、人際關係、事務。

1. 清理資訊

資訊的清理,我認為包括已經存在的數位檔案,以及資訊來源

已經存在的檔案,例如存在電腦中、硬碟中大大小小的檔案,甚至是手機中的照片、app,是不是大部分都沒在使用、未來也沒機會使用?甚至也沒有紀念價值?使用數位空間的成本較低,把檔案夾一關就可以當作不存在,因此容易被忽略,但將資料分類、整理、刪除,有助於降低忽略無用檔案、尋找需要資料所多花的力氣。

資訊來源,也就是Ryan Holiday所說的節制接收資訊 (Limit Your Input),這篇文更詳細的闡述注意資訊飲食(information diet)的重要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但這裡的重點是,有哪些資訊來源是你要清理的?一個很好的判斷方法是,問自己接觸這些資訊來源之後你的感覺如何?例如:

  • 看完之後是否覺得自己成就不如人?
  • 是否覺得自己有所成長?
  • 看完之後是否覺得腦袋混亂、心情激動,或是開心、平靜?
  • 能不能想得起來看到的資訊?

在所有資訊來源中,新聞、社群媒體大概是最容易帶來負面感覺的最大宗,因為這些媒體為了爭取更多的點閱率,標題、內容通常會激起強烈的情緒,像是憤怒、忌妒、敵意等,且長度較短的特性也改變了我們的大腦,造成注意力短暫、衝動性地查看手機等。Cal Newport的《深度數位大掃除》(Digital Minimalism)、《深度工作力》(Deep Work),及Adam Alter的Irresistible等書都有針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

如果使用資訊來源之後,你發現自己心情不僅沒有更好,反而更糟、錯過其他美好的東西,也許可以嘗試清理這些資訊來源。

2. 清理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人類亙古以來的課題與難題,奧理略在《沉思錄》(Meditation)中寫到:「早上起床之後請告訴自己:你今天會碰到管閒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自大的人、騙子、忌妒狂和各種怪人。」

然而我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缺點,當然也有優點,因此人際關係的清理並不是要我們和所有有缺點的人斷絕往來,而是要跟特定類型的人劃清界線

作家Robert Greene在其著作《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列出有幾種類型的人一定要避開,因為這些人會將旁人捲入不幸之中:

  • 自大狂:這種人非常敏感,而且反應過度,只要從你身上感覺到一絲絲輕蔑就會採取報復行動。

  • 極度沒安全感的人:他們的自信心非常脆弱,這類型的人難以辨認出來,但是這種人一但感覺被欺騙或被攻擊,他們的怨恨會漸漸發酵,他們會在小地方啃食你、攻擊你,也因為他們的報復規模太小,你會花很長一段時間才發現。

  • 不幸傳播者:雖然標題為< Infection: avoid the unhappy and unlucky >,聽起來毫無同情心,事實上這裡指的不是因為環境所逼而不幸的人,而是不僅自招不幸,而且將他們的混亂傳染給周圍人的人(故稱為infector),他們會扮演受害者,實際上觀察他們混沌的過去、破碎的人際關係、不穩定的工作狀態,及個性中讓人失去理智的那股動力,這些才是判斷的標準,碰到不幸傳播者要切割關係,不要同情他們,不要想拯救他們,因為我們既無能為力,而且被「傳染」後將無法從他們製造的混亂中抽身。

在與人交往時,我們的心思可能優先放在營造自己的形象,忽略別人帶給我們感受,或只看到對方個性中狹隘的面向,沒看到這個人正在損害我們的利益、讓我們疲憊不堪,因此辨認出這些人需要我們仔細觀察他人的行為。

3. 清理事務

Saying yes to one thing means saying no to another.

工作、個人計畫、嗜好等,你是不是有很多事情想要做?或是下班後滑個手機就睡覺了,日復一日過下去,覺得自己沒有成長,想要有所改變卻覺得太忙碌沒有時間?這個時候你需要的就是清理事務,也就是你每分每秒從事的活動,或另一個更常使用的詞彙:「時間管理」。

想做卻沒辦法做的壓力,最根本的原因來自於時間是有限的資源,就像空間有限,無法容納所以雜物,因此清理物品一樣,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沒辦法做所有想做的事,所以也必須清理事務,其作法與清理物品的方法類似,先盤點自己使用時間的習慣,這時可能會有意外的發現;接著清理浪費時間的事務

首先,在盤點這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你認為的零碎時間,其實沒有那麼零碎。例如早晨起床之後到出門前的時段、通勤、午休、下班後到睡前的時段等,這些時段短則15分鐘,長則1個小時左右,我們常認為要好好做一件事,就必須一次投入好幾個鐘頭,事實上這些短時間累積起來的成果也相當可觀,而且有一份主要工作占據大部分時間的情況下,好幾個鐘頭的空閒時間大概只能在假日實現,然而一周一次的頻率較難維持繼續下去所需的動能。

在盤點時,紀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詳細記下一件事從幾點幾分做到幾點幾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居然一天中花了2小時在臉書/IG/X/YouTube上(一周就等於14小時以上),如果你認為有其他更值得做的事,這些浪費時間的習慣你應該棄之如敝屣,把這些時間空出來,不僅之後能用來規劃做其他事更有意義的事,更能清楚知道有多少時間可以使用。

記錄自己花費的時間、善用短時段都是常見的時間管理技巧,而在極簡主義的脈絡之下,時間管理不是無差別地塞進所有想做的事, 我們還要辨認優先順序。選了一個目標,不代表完全放棄其他目標,然而在經過上一步的盤點後,我們已經清楚知道當下能掌握的時間就這麼多,只能進行現在最緊急或最想要執行的目標,其他的只能先排隊,總有一天仍然有機會,如此一來也能放心的追求當下的目標。


總結:減少負擔,卻更有意義的生活

極簡主義是一種謙虛的理念,不僅認為我們需要的不多,更認為我們能承擔的有限。我們僅有有限的空間、時間與精力,無法容納多過房間坪數的物品、海量碎片化又無益的訊息、「有毒的朋友」,但我們容易忽略這個道理,虛耗寶貴的資源,因而感到身心俱疲。

不過人類有自省的能力,全面檢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感受,哪些人事物影響內心的平靜?我所處的環境是否阻礙我達到最佳狀態?一旦有所察覺,便有機會採取改變,我們希望文章的內容去蕪存菁,生活也是如此,將多餘的剝除並不是冷酷無情或自私自利,而是減少不必要的負擔,將力量聚焦在有意義的事物上,對於我們生命有限的血肉之軀而言是很重要的事,不是嗎?

參考資源

  • The Daily Stoic, Ryan Holiday
  • Discipline is Destiny, Ryan Holiday
  • 《仛寂》(Wabi Sabi),Beth Kempton
  • 《這樣開始也不錯,擺脫束縛的一年》(Outer Order, Inner Calm),Gretchen Rubin
  • 《深度工作力》(Deep Work), Cal Newport
  • 《深度數位大掃除》(Digital Minimalism),Cal Newport
  • 《沉思錄》(Meditation),Marcus Aurelius
  • 《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Robert Green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