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幕了仍站在舞台上(After Success)

我現在大概是這世界最空虛的人了。
—《少女☆歌劇》/愛城華戀

在前一篇隧道一文中,我提到如果過度將重心、注意力投入單一目標上,生活將如何失衡,追求目標失敗、夢想破碎又會導致如何的悲慘後果,似乎,只要我們追求著具體的目標,且最後完成這些目標就沒有問題了。不過「成功」穿過隧道之後,我們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嗎?相信從本篇的文章的引言看起來,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當然不是所有的結局都是淒慘的,只是穿過隧道之後的景色,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曖昧不明。

第一次讓我注意到「成功之後不一定是一片美麗」這件事,是一篇已經回憶不起作者為何的英文文章,他提到自己在成為作家之前,夢想著像那些名作家一樣,跟其他名作家來往、參加很酷的聚會等等,而在寫那一篇文章的當下,他已經是當年自己夢想成為的那種作家了,也的確和其他名作家來往、參加很酷的聚會,然而達成「夢想」並沒想帶給他最初想像的那種快樂,不是不快樂,大概是一種「這樣啊」的感覺。(突然覺得很抱歉,作者自己已經是個名作家了我卻想不起他的名字。)

從那篇文章的內容看不出來作者是否有進入過隧道,不過這讓當時還只是大學生的我思考,成功之後的樣貌大概不是「得到=快樂」這麼簡單。

成功之後(可能)感到空虛/失落?

近年來出現一個與工作、理財相關的概念,也是一部份的人很想達成的目標,就是FIRE運動,意思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依據我自己的理解,是透過存下大部分的收入,將存款投入投資標的賺取足夠生活的被動收入後便提早退休,因此有不少人計畫40歲前退休,目的是要過著自己理想的生活。

說真的,這個計畫棒到我也舉雙手贊成。

有關FIRE運動有它獨特的缺點,像是無法應付突發狀況(突然的大筆支出),或是退休之後缺乏人際交流等。某天看到一篇達成FIRE的人寫的文章,忘了是否有使用「後悔」的字眼,不過作者的確自述在退休之後過的不太好,原因是因為不再工作之後他不知道空出來的大把時間可以做什麼,和朋友見面似乎也沒有共通的話題。可以在這個時代達到FIRE的人肯定不佔多數,但作者卻在退休之後感到的空虛,我認為部份原因在於他「達到FIRE」本身當成目的了,然而FIRE應該是一種手段,目的是「過著自己理想的生活」。我不曉得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討厭工作,認為只要不需要工作就是理想生活的人,但顯然他事先並沒有思考過退休後生活的具體樣貌,便完成了手段,卻不知道自己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另一個例子是我自己考上公職之後的經歷。

我自是至終都不相信「考上公職一生幸福」這種口號(有人相信嗎?),在準備考試期間讀的教科書都細數過政府組織的缺點了,也知道行政職與最初想做的調查官的工作相去甚遠,也不斷告訴自己開始工作之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不過在上榜之後身旁的親朋好友會送上祝福,終於達成目標不用再每天埋首苦讀自然開心,而且上榜到報到之前都不用上班!(這大概是重點)

即使我已經有心理建設,也發揮十足的學習精神,政府的僵硬程度對我而言終究是像撞到牆一樣,加上工作繁雜,有好幾個月狀態不慎理想,工作的上焦慮、買東西慾望,及隨著購物而來的罪惡感,迫使我尋求解決之道。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接觸斯多葛哲學,閱讀多巴胺國度愈平靜愈有生產力瞭解神經科學,及日本哲學「仛寂」,這些知識成為我面對工作、生活保持理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對我說,上榜之後只是光輝燦爛一下,在那之後的每個日常怎麼過才是終極挑戰。

第三個例子是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

根據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人類很擅長適應生活中的變化,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適應正面的變化稱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當我們每一次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聽自己喜歡的歌,因為大腦已經逐漸適應同樣的刺激,快樂的程度會逐漸下降,若是太頻繁、時間太長則情況會特別明顯,所以喜歡的食物每天吃會膩就是這個道理。同樣的,在追求升遷、更多收入、更大的房子,或是其他成就的時候,人類總是能以驚人的速度適應新的狀態,很快地,原本朝思暮想的權力、財富、生活空間都成為了無聊的日常,然後繼續追尋更多的權力財富及更大的房子,不斷地追尋、不斷地習慣、再次追尋,總是在奔跑卻感覺在原地沒有前進,就像是在跑步機上面,這就是享樂跑步機。

成功之後的日常生活更重要

以《原子習慣》聞名的作家James Clear,曾經說過「成功會侵蝕自己」("You have this weird phenomenon where success eats itself...")他的意思是,成功會帶來各種「機會」,像是各種演講的邀請,這些機會很新奇、很閃耀,誘惑你去接受它們,但當你接受這些機會的時候就會有「機會成本」,你會分心,你會減少做最初讓你成功的那些事

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拒絕管理職務,因為對於物理學家最重要的是做物理研究,而物理研究需要高度、長期的專注力,管理工作與其說無助益,不如說對於他的物理研究工作有害。

成功之後無法抵抗侵蝕的例子,則是多到不勝枚舉。

我對棒球沒有研究,但知道有一位知名的棒球選手叫做Babe Ruth,原本我對他的印象僅止於此,直到我在Ryan Holiday的Discipline is Destiny中讀到,Babe Ruth輝煌耀眼的成功之下,過著什麼樣的私人生活。書中提到Babe Ruth儘管收入豐厚,卻賭博、消費無度而需要和隊友借錢,曾經因暴食和酗酒送醫,因為複雜的女性交往關係發生婚姻危機。在運動界中十分成功,私生活卻過得一團混亂的還有高爾夫球選手老虎伍茲,只要在維基百科稍微搜尋便可略知一二,在此不贅述。

Chris Bailey寫作、演講生產力相關主題,生產力總是他很感興趣的主題,他也自陳能研究自己發自內興感興趣的事物並以此為生,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但是他壓力山大,大到他體內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cortisol)已經對壓力反應疲乏了,我認為這也算是一種侵蝕。還好他察覺到自己必須做出改變,讓他踏上研究「平靜」的路上,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及看待生產力及休閒的觀點,順便(?)出版了《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無論是作家、教授或是運動員,他們的成功與前面的例子不同,不是發生在一瞬間的,不是宣布升遷的那一刻、知道上榜的那一天或是離職日,他們的成功是慢慢累積的,成功的侵蝕也是漸漸發生的,而運動家因為有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收入,其侵蝕又特別的華麗。但成功之後的失落也好,成功之後的自我侵蝕也好,問題都是一樣的:成功了之後呢?


舉出這些例子的用意不在於批評追求成功,或是追求的目標本身,而是成功之後及之外還有許多事物值得我們關照。佛洛姆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中提到現代文化強調生產之後以達到販賣商品為目的,「人就此錯過唯一能帶給他真正幸福感的滿足——當下的行為經驗——而追逐一種在他自以為得到的同時,就已令他失望的幻象,也就是名為『成功』的虛幻幸福。」

我有時會聽到,「人生就是努力了大半輩子然後發現自己追求的都是一場空」之類的話,但這也太小看人生了,也太狹隘了。光輝燦爛也好、痛苦掙扎也好、樸實無華也罷,你成功之後想要看到什麼樣的風景呢?

後記:

最初讓我對這個主題深有體悟是我在看引言的《少女☆歌劇》劇場版。以下有雷。

主角愛城華戀小時候應朋友神樂光的邀約看一齣叫"Starlight"舞台劇,並相約長大後要一起站上舞台共同演出,電視動畫交代是她們實現夢想的過程,而這個劇場版則是在實現夢想之後的事情。高三即將離開學校的主角群面對未來的出路有各自的想法,在<見殺しのレヴュー>中大場奈奈唱到「謝幕仍身處舞台」,我們演完一齣高中三年的大戲了,之後妳們打算怎麼辦?那句歌詞也讓我想到考完試正在工作的自己。

另一方面小光離開了學校回去倫敦,當華戀與小光再次重逢的時候,她問:「Starlight結束之後怎麼辦」,小光冷淡地說她會前往下一個舞台、繼續演下去,但是自從約定以來就把「實現約定」當作唯一目標的華戀,現在已經沒有目標了,只能說:「我什麼都沒有了」。但小光對華戀說:「那就去找吧,下 一個舞台,下一個角色。」

我一邊看到達到目標之後的失落,一邊也看到了希望。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學生,學生要考試,考試有分數,一直以來目標都非常明確,就是當一部讀書機器,直到考完國考為止,這場「好學生」的戲總算演完了,但接下來呢?我至今仍然在思考這個問題,從閱讀中、從生活中觀察,模仿,現在還沒完全成形,但願閱讀文章的各位能形塑出自己理想的生活。

對了,這部電影很好看!(只是很抽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