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向的自己與超越(Accept & Outdo Yourself)

先知道自己是誰,才能超越自己。

「做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不要因為別人改變自己」等等話語耳熟能詳,在這個更為重視個人感受時代中,「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這樣的觀點被推崇。過去的我覺得做不到、更無法理解這些話語代表的意思,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另一方面也碰過堅持「做自己」到了簡直反社會的地步的人。究竟「做自己」的真意為何?

Ryan Holiday在《駕馭沉靜》(Stillness is the Key)中闡述道自我中心(Ego)以及自信(Confidence)的差別:

自我中心的人為自己的浮誇及不安所影響,他們不懂節制、製造事端、樹立敵人、無法從錯誤中學習,認為自己是所有事情的中心;另一方面,「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現,只是屬於另一個極端的表現法,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害怕自己被人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好,被發現自己其實是個冒牌貨,但事實上人們有各自的煩惱,根本沒空理我們!

自信則是誠實地瞭解自己的優勢及缺點,這樣的認知讓自信的人擁有平靜及清醒的頭腦,自信的人有自己的標準,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因此知道什麼時候要忽視人們的意見,他們不會吹噓,更知道不需要向別人證明自己,但同時也保持開放,懂得反思。

於是乎,「想成為別人」與「自我成長」之間,及「接受自己」及「拒絕前進」之間的差別,似乎就在於是「自我中心」或是「自信」,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怎麼做才能成為「有自信卻同時能不斷成長的人」?

Ryan Holiday已經在書中暗示了這個問題的解答:先瞭解自己、接受自己,再超越自己。


1. 「接受自己」的意涵

對我而言,所謂的瞭解、接受自己,具體的樣貌是知道自己:

  • 具有多重面向
  • 與別人有不同的起點

1.1 多重面向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是複雜的特質的集合體,這些不同的特性當中有好、有壞,而更多的是不好不壞的,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看起來是否合適。

舉例來說,一個人他是:

  • 內向的
  • 有耐心的
  • 思考周到的
  • 容易生氣的
  • 求新求變的
  • 喜歡分享

這些事實上是我認為自己擁有的特質,我認為「有耐心」屬於正面,「容易生氣」屬於負面,其他的則是中性的。正面及負面特質很好理解,然而過去我自己曾犯過錯誤是,認為中性的特質都是負面的,尤其是內向的特質。以前的我認為在人群中傾向安靜、沒辦法很快地和人打成一片是要改掉的缺點,然而在閱讀了Susan Cain的《安靜,就是力量》(Quiet)(堪稱內向人聖經),更加深入認識什麼是內向的本質後才瞭解,許多曾經被我歸類為負面的特質,事實上也可以是正面的特質。例如,內向人雖然反應較慢,但較為周全、仔細;雖然與人來往比較不多話,卻是很好的傾聽者。

另外這裡的「面向」,除了性格那類在大方向較為一致的傾向,也包括「心願」、「使命」、「特定的喜好/厭惡」等。

認識自己的多面向,並且知道許多特質不好不壞,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這與後面「超越自己」環環相扣。

1.2 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起點

哲學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曾在演講中點出,我們不會忌妒英國女王,因為在我們知道女王和自己的距離太遙遠——生長背景、教育、說話的方式、社交圈等等——你不會去忌妒跟你差太多的人。但當兩個人的表面條件愈靠近、愈相像,愈容易產生忌妒。

然而無論表面上的條件如何相像,還是有無數的因素造成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家庭背景、教育、經歷、思維等等,都可能造成了別人與自己的人生軌跡大相逕庭,但我們往往只能看到最表層的條件——我們同班、同科系、同齡、同領域——這些條件讓我們有種錯覺,覺得自己與這些人是「一樣的」,既然一樣那麼待遇也應該要一樣,憑什麼對方有比我更好的能力、待遇?因而開始忌妒周遭的人,殊不知被我們忌妒的人,可能也在別的地方忌妒自己。

忌妒是一種內耗的情緒,即使有人能將忌妒的心情轉化為進步的動力,然而這樣的情緒仍然是傷神的,如果可以,與其抱怨別人拿到一首好牌,難道不想以創意把自己手上的排打得漂亮嗎?不想要以更加正向的理念作為進步的動力嗎?

過去的我覺得自己集缺點於一身,因內向性格帶來的不便厭惡自己的特質,也羨慕能夠在人群中如魚得水、更加外向的同儕,希望自己可以跟他們一樣,直到我終於認識到內向性格的獨特優勢,才對自己更加的有自信。不再看向別人站在多麼遙遠的前方,只要我能夠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足夠了。

2. 超越自己

我們在面對與世界的扞格處,有時不是單純這個世界與我格格不入的問題,而是如果我緊握著手上的「那一套工具」不放,某些面向的我無法實現的問題,留下無法實現自我的遺憾。

一個人若能夠走到「接受自己」,代表他能夠坦然接受自己多面向的性格,他能清楚看到自己的缺點,欣賞自己的優點,更能體會到自己非全好或全壞的特質,事實上這一步已經相當不易。

不過接受自己只是第一步。對於自己的所有特點,我將它們比喻為「一套工具」。當然我們對於自己的性格更加瞭解、更加接受,也能善用它們的優勢之後,不可避免地我們會更傾向以符合自己性格的特定模式來行動,然而「這一套工具」在特定領域、情況下運作非常理想,在其他時候卻可能帶來負面結果,就好像用了錯誤形狀的螺絲起子,不但無法把螺絲轉出,反而可能造成崩牙。作家David Epstein在其著作《跨能制勝》(Range)中稱為「特定情況工具」(situation-specific tool)

若你覺得不需要「更新」自己的工具,而且未來也不需要,恭喜!
但我想只有少數人有這樣的餘裕,大部分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時代下會發現自己與這個世界有扞格處

面對與世界的扞格處,我們有兩種應對方式,一是認為是這個世界與我格格不入,因此持續忍受這個扞格處,生活的不舒服也甘之如飴,這樣的人是勇士,同時也是少數人。二是追求自我的超越,而我投這個路線一票。

2.1 實現不同面向的自我

之所以投「自我超越」的路線一票,第一個原因在於在多重面向的自我當中,我想要實現哪些面向?

我們在面對與世界的扞格處,有時不是單純這個世界與我格格不入的問題,而是如果我緊握著手上的「那一套工具」不放,某些面向的我無法實現的問題,留下無法實現自我的遺憾。

舉《安靜,就是力量》的作者Susan Cain為例,Susan是非常典型的內向人,她喜歡觀察、研究、思考,寫作對她而言是個完美的工作,符合她內向人的特質;另一方面,對Susan而言公開演講則是避之唯恐不及,今天假設Susan堅持自己是內向人,因此絕對不作公開演講,那麼她想要「推廣《安靜,就是力量》的理念」的這個面向就會無法實現(因為許多人都是從她知名的TED演講得知她的),而這正是她在書中想要告訴我們的:內向人應該接受、熱愛、善用自己的特質,但如果你的「個人核心志業」要求你跨出舒適圈,與更多人交流、作公開演講,那麼即使公開演講讓你備感痛苦,也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情。(當然Susan還是強調即使你所選擇的活動符合你的個人核心志業,仍然要適度,做太多不符合自己個性的事或花太多時間在假裝,會造成過大的「情緒負擔」。)

若其他例子而言,譬如你是個外向人,同時也希望對團體有貢獻,針對會議上的問題以外向人格你可以很快想出幾個答案,但快速想出來的答案通常品質不佳,對會議的幫助不大,這時要實現「希望對團體有貢獻」的這個面向,就會要求你在開會前先做功課、研究、思考,這是內向人的天生傾向,對從外在互動獲得能量的外向人卻有點反直覺、比較辛苦,但對你來說卻相當值得。

2.2 避免傷害自己或他人

當然,你可能會想,「那又如何?就算傷害自己或他人也是我自己的選擇」,這的確是個人的自由選擇,但為何我們願意做這樣的選擇,又必須回到前面更基本的問題,「你想實現哪些面向的自己?」很多時候答案就會浮現。

第二個我支持「自我超越」的原因:有些特性確實是缺點,而那個缺點可能傷害到我自己或其他人。

第1個例子:我發現自己在碰到某些「衝突」的時候會瞬間變得脾氣火爆,即使那些衝突在客觀上根本不值得我發這麼大的火,也與自己的原則無關,對自己而言我多花了不必要的力氣,也傷害到了對方的感情,人際關係也產生裂縫。Robert Greene在書中提到,這種不成比例的情緒爆發,很可能是來自於過去受過的傷害,如果我們能察覺到它們對於現在的自己造成的影響,就能超越原本的束縛。

在這裡得提到一種人,這種人到處都是,他們擅長酸言酸語,自以為幽默,缺乏敏感、傷害人而不自知,被人點出的時候最喜歡說「我只是開玩笑」、「我就是這種個性」、「不要這麼玻璃心」、「你也太敏感了吧」、「你怎麼這麼小題大作」諸如此類的話,而且他們認為如果你不能接受我這樣那就自己滾。在我眼中這樣的人並不是在做自己,他們只是社會化失敗而已,碰到這種人真的要離他們遠一點。但正經地說,即使這個人(或者你)真心認為自己的內心的想法沒有錯,表達出來也是你的言論自由,然而傷害別人、造成人際關係破裂,是你想要實現的面向嗎?當然在很多情形下不是如此,是對方說了不符自己價值、觀點的話,例如歧視性的言語,或是刻板印象,那麼事情就會複雜許多,你需要仔細思考,將想法表達出來之後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否真的值得,或者你只是不吐不快,想要駁倒對方,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第2個例子:任何事情都喜歡評論一波的傾向。過去的我碰到很多事情都可以慷慨激昂地發表評論,我想這是因為自覺知道的知識、常識愈來愈多,想要向周圍展現的緣故,這種傾向不僅大量消耗自己的能量,其實也不會讓自己看起來比較聰明,畢竟在生活中碰到的大部分的事都十分瑣碎,根本就不重要,「對什麼都有激烈的反應」反而看起來缺乏EQ、自我中心在作祟。過去我以為年輕人容易有這樣的傾向,因為他們是大量在拓展經驗、知識的一群人,不過依我觀察,男女老少無一倖免。

其他更為明顯的例子有,譬如傷害自己的健康,情緒容易隨著別人的挑釁起舞、習慣批評別人(但對自己的標準卻很低)、覺得所有批評/指教/建議都是針對個人等等。

當然,你可能會想,「那又如何?就算傷害自己或他人也是我自己的選擇」,這的確是個人的自由選擇,但為何我們願意做這樣的選擇,又必須回到前面更基本的問題,「你想實現哪些面向的自己?」很多時候答案就會浮現。

我的故事

我們可能以為現在的自己已是最終版本的自己,但就像我們都可以感覺得出來自己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改變了很多一樣,未來我們仍然會再繼續改變,這種心理謬誤事實上給了我們信心——改變是可能的。

這裡是我自己的個人經驗。

前面話說得很輕盈,但我十分清楚,有時連第一步「接受自己」就足以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我自己就是如此。

過去視內向人的個性為詛咒,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只好追求學業進步,對許多人而言我大概就是那種無聊的好學生。若要問當時的我瞭不瞭解自己?我只能說當時我對自己的瞭解也非常的片面,只能看到自己內向的一面,而且是負面的那一面。

一直到閱讀了《安靜,就是力量》,才明白從前因為內向個性而苦苦掙扎,是這個世界的特性使然,外向的人吸引注意,我的目光自然也會注意到他們,因而忽略了安靜、獨處的力量也無所不在,我再也無須因為自己安靜、不喜歡大團體活動而感到抱歉,更大的收穫是,知道了自己的優勢,人生中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信心。

故事到這裡,是「接受自己」的部分,只是這段期間也沒也持續很長。

由於大學就讀英語系,自然會有各種需要「表達自己」的場合,而英語系除了作業,就是一連串的上台報告、演戲、辯論所組合而成,對我而言是很不討喜的環節。這時我發現到一件事情:別人無法欣賞我表達不出來的東西。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如果我只沉溺在自己的優點之中,心中會忿忿不平,覺得「自己做了那麼多準備,比那些大聲卻言之無物的人還用心,卻得到這種結果」。

於是我就遇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的情況。「做自己」是舒服的,我可以選擇保持原樣,花很多時間在前面的研究、準備,唯獨在上台的時候表達方式欠佳。但另一方面我是「喜歡分享的」,雖然是為了學校作業,但仍希望自己思考過後的東西可以確實傳達出去。基於想要滿足「喜歡分享」的這個面向,我也漸漸在上台表達這件事情上下功夫,踏上了「超越自己」的路上。

回顧過往,我可以看得出來自己巨大的變化,我依舊是內向性格,但同時也不是過去的自己,與人應對、上台說話比從前自在許多, 當然還有其他許許多多想法上的改變。如心理學家提出的「歷史終結謬誤」(end-of-history illusion),我們可能以為現在的自己已是最終版本的自己,但就像我們都可以感覺得出來自己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改變了很多一樣,未來我們仍然會再繼續改變,這種心理謬誤事實上給了我們信心——改變是可能的。

結語

有關「做自己」、「進步」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論述,也為眾人所接受,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些概念以扭曲的方式展現出來,偏離了這些理念的原意,導致故步自封,或是壓榨自己不斷進步。

自己是誰,才有底,才知道「做自己」是什麼意思,才知道怎麼往前走,就像出發冒險之前,我們先低頭看看自己的包包裡裝了些什麼工具,知道自己有什麼、缺什麼,可以應對什麼情況,面對什麼情況又處於弱勢,也才知道自己可能想要補充那些工具。

相關資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