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的PDCA – D

Do:怎麼讀書?

大原則: 有益的難度 (desirable difficulty)

要怎麼讓自己把書念得更好、記得更牢,大概是所有考生的共同煩惱,有一些人可能已經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市面上或網路上也有無數的書籍、影片提供建議,我自己也看了不少(但當然不是全部),在這裡先介紹我有自己嘗試,也覺得有效的方法,再介紹依科學研究有效,但是我無緣嘗試的方法,以及理論上有效但是自己無法感知到效果的其他方法(因為沒有對照組,所以不知道有不有效)。

前面Plan的內容近似於「何時念書」的概念,接下來要介紹的讀書技巧,概念上近似Do-執行,也理解為「如何念書」,而在大部分這些技巧的背後,都有一個共通的原則,稱為「有益的困難」(Desirable Difficulty),而這個原則在實踐上有許多方式的變形,而這些方式又都類似於「測驗的性質」,只是乍看之下我們不一定會覺得那是一種測驗,又或者我們不稱呼那些方式為測驗。如果有考生對「測驗」二字覺得非常反感,也可以稱之為「提取練習」。最後會介紹其他不屬於上述類型的其他方法。


原則:有益的困難

「有益的困難」由Robert Bjork提出。在《最強大腦學習法》中,作者凱瑞(Benedict Carey)介紹由Robert Bjork與其妻子Elizabeth Bjork共同提出的記憶理論(在這裡省去了很多理論的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把書找出來看),該理論認為記憶有兩種強度,一為「存儲強度」(storage strength),二為「提取強度」(retrieval strength)。

「存儲強度」:

指的是「某件事物學習的有多好,記得有多牢靠。它會隨著研讀而穩定增強,隨著應用而更加鋒利。」

作者舉背誦九九乘法表作為例子,但大部的人都有記九九乘法表,因此我想舉個人學習解魔術方塊的過程來說明。

我在小學的時候開始學習魔術方塊,解魔術方塊要背公式,但除了背公式也有很多是理解的部分,隨著年紀增長,玩魔術方塊的時間也減少很多,但是我開始注意到一些現象: 依靠理解的解方塊的部分,即使轉方塊的頻率少很多,但也只需要時不時轉一下就可以確保自己還知道怎麼轉,因此到了現在對我來說仍然非常熟悉;需要背誦公式的部分,同時也是跟理解比較無關的部分,如果使用機會高(例如PLL公式),大多都會記得,但如果是使用機會低的OLL公式,就會一個一個被遺忘掉。

從這個經驗結合本書的內容,我的第一個理解是,如果當初對某個知識的理解足夠透徹,記憶也會比較深刻,像是某個概念的演變背後的歷史事件,或是結論推導的過程。第二個理解,則是跟接下來要談的「提取強度」有關。

「提取強度」:

其所計算的是「某件資料有多容易浮現在腦裡。」

我們雖然常深受遺忘所苦,但許多我們遺忘掉的資訊也是我們需要忘掉的,像是不重要又細瑣的小事,不過我們的確也記得很多東西,而Bjork夫婦的記憶理論認為,我們對於記憶的存儲強度不會減少,只會加深,作者凱瑞在本書也曾提出大腦的容量約1,000,000GB,「這個容量,遠超過紀錄我們一輩子,從出生到死亡的分分秒秒所需要的容量。」

意思是指,記憶其實一直在我們的腦中,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忘了」,是因為「提取強度」較弱,就像有時候會體驗到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自己要說的東西,而且那個東西我們甚至可能非常熟悉,但是在提取的過程中發生障礙。我在越來越少轉魔術方塊的過程中體會到的,就是對於某些公式提取強度漸漸下降而再也想不起來,另一方面,也有因為經常使用從來沒有被我遺忘的公式。

對我們考生而言的好消息是,「與存儲相比,提取強度更容易改變。他可以快速建立,但也可以快速減弱。」,作者接下來進一步說明,「…只要該項事實或記憶被重新提取,將有助於更深刻的學習。 …你愈是費力提取一個記憶,後續的提取強度及存儲強度(也就是學習)就會愈高。畢約克將這個原理,稱做有益的困難(desirable difficulty)…」

因此,對我們而言,要「增加記憶力」可以從兩個地方下手,也就是增加記憶的存儲強度及提取強度,透過研讀及增加理解力可以增加存儲強度,透過研讀與提取則可以增加提取強度。

增加理解力是大家都想要,卻是說的簡單,做起來卻不一定很簡單的事(雖然書中有提到一些方法);在安排讀書計畫的階段,為了達到間隔效應已經安排了好幾次複習的次數,因此研讀不是個問題;因此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比較容易下功夫的地方,是「提取」,也是接下來的重點。

「提取」說的白話,也就是回想,大部分的情況是我們會不斷忘記一直沒有使用的資訊,所以回想的時候會十分費力,但正是這個不斷費力回想的過程,讓我們每次回想會一次比一次更順利,這個費力是有益的所以稱之為desirable difficulty。


實踐:提取練習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些方法,是為了要提升「提取強度」而設計出來的,因此稱之為提取練習。

1. 回想

「回想」大概是所有讀書技巧中幫助我最大的一個讀書技巧,搭配前面「間隔效應」的多次複習,再加上「回想」這個動作,效果不僅很好,而且也可以感覺得到自己有辦法記得起更多內容。在考場上,能多想起一點資訊,就有機會多得幾分,上榜的機會也就更高。

在準備考試的時候,考生要最小心的就是「流暢的錯覺」,指的是我們誤以為意自己記得書本的內容,不論是因為我們讀了很多次書,或是寫了滿滿一本(幾乎可說是教科書濃縮版的)筆記,而沒有發現到自己已經忘記了大半內容,或是誤以為自己記得的比實際上還多。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一般情況下我們複習的時候,會習慣直接把書翻出來直接看內容,如果是前不久才閱讀過的東西,複習時會覺得熟悉,以為自己都還記得。

但如果我們改成第一次閱讀/上課之後,複習的時候先不直接翻書,而是先盡量回想複習的範圍,雖然會感到吃力,卻會記的更牢(也就是「有益的困難」),而且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效果與直接看書複習比起來還好,而且是好非常多(有興趣了解這個研究的讀者,可參考羅迪格三世(Henry Roediger III)與卡皮克(Jeffrey Karpicke)的研究)。

「回想」的技巧在實踐上也不難,我的作法是,今天上課,隔天要複習的時候,先拿一張白紙出來,把昨天上課的內容盡量寫出來,如果有些東西細節不太想得起來,可以大略寫出是與什麼有關,或屬於什麼概念之下。對於重要卻完全被遺忘的部分則可以多加注意。再隔一周複習的時候,先瞄一眼上次上課的範圍大概的主題,再進行回想,可能因為前面已經閱讀過兩次、回想過一次了,這一次的回想對我而言感覺比較輕鬆時間也花比較少。

我進行回想的另一個方法是,在每天下午的散步時間,一邊走路一邊回想上課的內容,可能是剛上完的課,也可能同時思考前面的內容,把前後串聯起來。不過散步的本意是要放鬆,所以也不是每次散步都得在思考書本的內容,那樣太累了。

除了在跟課期每次複習都進行「回想」,在第二次研讀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執行,如果可以做到回想這麼多次,記憶的效果相信會非常好!

2. 筆記(請參照前面的“三大階段”做連結)

在Plan介紹長期讀書計畫的三大階段中,第二階段的統整期曾提到筆記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回想」,詳細內容可以回到前面的部分在看一次… 或先回想看看:)

想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依照我在Plan中所提筆記功能的要求,筆記既然要幫助我們回想,是最精華的部分,因此是不會寫成很厚一本的,如果騰出很多課本的內容做為筆記,最後集結成厚厚一本,感覺比較像是在抄寫,就好像整本課本畫滿重點,於是看不出來重點在哪裡。做出兼具清楚、簡潔、精華的筆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老師沒有幫考生整理出這樣的筆記,只能自己開始練習做這樣的筆記,可能不會一次就畫得很好,會忍不住加進去很多細節,但不需要有負擔,反正是自己的筆記,多次修改也無所謂,雖然過程不一定順利,但相信是經過自己消化的東西,會記得更牢。

3. 寫題庫

寫題庫的形式就很明確的是測驗的形式了,前面也曾經提過題庫的重要性,可以知道重要考點、考試題型(申論題或實例題)、擬答的編排架構,還有解題目、練題目。

前面有提到題庫大多已經將題目按照單元分類,比較難發揮「交錯練習」效果,不過如果該科目的考點通常都很明確(譬如,直接問某某理論有那些主張和缺點,或是一提到某些關鍵詞就知道要套什麼理論解答之類的),在我印象中行政學大概可以屬於這個類型的科目,在知道考點分類的情況下使用題庫也無妨。

然而,行政法、刑法、刑訴等法科考實例題的機會非常高,「辯題」能力在法科中也相對很重要(不得不說有些題目的確一看會不知道在考什麼,如果考場上碰到驚慌失措一番就完了),所以還是建議用可以避開知道題目考點的方式寫題庫,進行「交錯練習」。

最後,雖然感覺很囉唆,但容我提醒: 練習題目的「數目」也很重要,畢竟最後在考場上的時間有限,我們希望在考場上大腦只需要專心負責思考擬答的重點內容,而字句的通順、用字遣詞則是在考前大量練題目的過程中,訓練到可以自然而然寫出來,尤其是第一次接觸法科的考生,會發現法科的擬答比較文言,缺少練習的話寫起來會卡卡的,請一定要練習!

4. 交錯練習

在前面介紹長期讀書計畫三大階段中的第三階段的時候,已經提前說明「交錯練習」的意義、效果和實踐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5. 聽40 hz binaural beats

這是Andrew Huberman在他的Podcast 第57集 Optimizing Workspace for Productivity, Focus, & Creativity中提到的一個方法。

所謂binaural beats指的是兩耳聽到不一樣的節奏(pattern),而可以增加專注力、記憶力、反應力,以及回憶 (focus, memory, reaction times, verbal recall)且效果顯著的頻率,大約落在40赫茲,但要達到理想效果,我們需要在讀書前約30分鐘開始聽,以產生腦波的變化。

只要在YouTube上打上40 hz binaural beats,就可以找到很多免費的資源。我在準備國考的時候還不知道這樣的東西,各位考生可以試試看。

6. 用閃卡

閃卡是可以拿來進行「交錯練習」很好的一個方式,我自己雖然沒使用過閃卡,但相信閃卡很適合拿來被名詞解釋、定義,或是判決字號等,自己用手寫很費工夫,可能也有app可以讓使用者自己製作閃卡,我自己沒有研究過,只能留給各位自己摸索了。

7. 預試 (Pre-testing)

預試,也就是在正式開始上一堂課之前,直接考試。考試的結果當然會很差,卻也讓考生先留下了一個印象,知道接下來的課程中有哪一些重點要注意,因此在上完課之後再次考試,成績會比沒有先預試的考生考得更好。

這個方法我曾試過1、2次,之後覺得寫在選擇題庫上的鉛筆字還要擦掉太麻煩了,申論題也因為腦袋空空什麼也寫不出來,而且時間表實在排不上做預試的時間,因此沒有太多心得可以分享,有興趣的考生可以試試看。

8. 頻繁改變讀書的地點

這也是另外一個研究上有結果顯示能有效提升讀書記下的內容,但其中理由相當模糊的讀書方法。這個方法在實踐上應該也不算難? 我自己在準備考試期間為不想花在路途上的時間,因此沒有到圖書館或其他地方讀書,從上課、複習到練習題目,全部是在家裡完成的,對於這個方法做起來的難易度、效果沒有經驗可以分享,有過這方面嘗試或經驗的考生也歡迎分享一下喔!

9. 睡眠

我先假設這在看這段文字的人當中,沒有人認為睡覺是在浪費時間,讓自己的學習時間減少,因此想盡辦法減少睡覺的時間… 如果有的話大概就不會想看這個部份了。

如果有考生和我一樣總是為了睡眠而困擾不已的話,可能也和我一樣看了很多有關睡眠的文章、書籍、影片,在這些有關睡眠的知識當中,有很大的機會會提到睡眠對我們學習的效果有多大的影響。事實上,睡眠不足對我們身體的負面應影響非常廣泛,有興趣的考生可以看Matthew Walker的著作《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先從我們所需要的睡眠量談起,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聽過每天要睡8小時的建議,在《為什麼要睡覺?》中作者給的建議也差不多,是7~9小時,除此之外,「即使是白天的小睡,甚至短到只有二十分鐘,只要含有足夠的非快速動眼睡眠,便可提供記憶鞏固的好處」,因此午睡對學習也有正面的幫助,但如果晚上有入睡困難,且沒有午睡不會影響到下午的讀書精神,也可以斟酌不睡。

那如果睡眠不足呢? 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睡不到6小時的後果很明顯,不僅腦袋當機、行動力下降,脾氣也很暴躁,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做出社會性死亡的行動(笑),沃克則提出了一些數據給讀者參考:

每晚睡六小時,連續十天之後,表現失常的程度就和連續二十四小時沒睡的人一樣。

連續十天只睡七小時,大腦功能出現障礙的程度,就像連續二十四小時沒睡覺一樣。

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每天只睡7小時也不夠啊…

有關其他睡眠的知識非常有趣,對我們的健康也很重要,不過想必對各位考生而言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怎麼樣可以睡好覺?這部分會在下一個部分,也就是「查核-行動」(Check-Action)的環節中提出一些我自己曾經嘗試過的方法,以及其他讓我們在念書的道路上走得不太順遂的各種因素,還有我個人的解決方案。雖然每位考生的都有各自的煩惱和阻礙,但也希望我的經歷能多少提供正在國考道路上的大家一點啟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