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的讀書計畫如何安排?
在對整個國考的準備過程有一個藍圖之後,接著要來探討的是更加具體的短期計畫。這裡的短期,包括每一科目閱讀的頻率以及如何進行每一次的閱讀。考慮到現實的因素,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辦法應用所有的技巧,我也沒有辦法,只能儘量增加使用這些技巧的機會。
間隔效應
將讀書的時間分隔開來,學習的效果更好,這就是「間隔效應」。
首先,在安排讀書計畫時,你可以使用「分散式學習」(distributed learning)又稱為「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
在安排讀書科目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有種衝動,想要把一整天花在特定的科目上,而且結束的時候還覺得很有成就感,然而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將讀書的時間分隔開來,學習的效果更好,這就是「間隔效應」。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利用間隔效應來安排閱讀時間呢?
新進度的間隔效應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知道自己有多少進度需要完成,也就是所謂的 「量化」 。以跟課期為例,假設已經知道某個科目共有35堂課,1週安排上1堂課(函授上課的情形),那麼會需要將近10月才能上完,如果準備國考的時間只有1年,1週1堂可能太少,於是改成1週2堂,那麼4個月多可以上完,感覺可行。
但每週要上完的這2堂課如何安排?
如果我們選擇集中上課,可能就會安排在同一天,從早上上課到下午,但我們想要的是讓兩堂課中間有間隔。我自己在準備國考的時候,會盡量把當週的第2堂課安排在第2堂課的3~4天後,之所以不在隔天緊接著上第2堂課,是因為中間安排第1堂課的複習。
新進度中間隔3~4天,那麼複習之間的間隔又要如何安排呢?
複習的間隔效應
還記得在跟課期的部分曾經提過,複習的次數有3~4次嗎? 這也是為了利用「間隔效應」,因此我在嘗試著這些複習之間安排了不同長度的間隔。根據波蘭科學家渥茲尼克(Piotr Wozniak)在學習英文時所開發的系統,他發現要記住資訊,在閱讀與複習之間的間隔如下: 在閱讀之後的隔1、2天後進行第一次複習,在1個星期後第二次複習,在1個月之後第三次複習。
在結合了上述兩種安排方式之後,上課的進度看起來會像這個樣子:
假如新進度的第一堂課排在星期一(1/1),星期二會排第一堂課的複習,接著星期四上新進度的第二堂課,星期五上第二堂課的複習,下一個星期一就會上新進度的第三堂課,以及複習上週星期一的進度(第二次複習)。在一個月之後(2/1),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安排第一堂課的第三次閱讀,到那個時候就會有第一次閱讀(上課)、複習、第二次複習,第三次複習同時進行的情況。
1/1 一 | 1/2 二 | 1/3 三 | 1/4 四 | 1/5 五 | 1/6 六 | 1/7 日 |
---|---|---|---|---|---|---|
第一堂(新) | 第一堂(複1) | (他科) | 第二堂(新) | 第二堂(複1) | (他科) | (他科) |
1/8 一 | 1/9 二 | 1/10 三 | 1/11 四 | 1/12 五 | 1/13 六 | 1/14 日 |
第一堂(複2) | (他科) | (他科) | 第二堂(複2) | (他科) | (他科) | (他科) |
2/1 一 | 2/2 二 | 2/3 三 | 2/4 四 | 2/5 五 | 2/6 六 | 2/7 日 |
第一堂(複3) | (他科) | (他科) | 第二堂(複3) | (他科) | (他科) | (他科) |
要進行這麼多的複習,感覺會花很多時間,但如果有理解上課的內容,讀越多次會對內容更加熟悉,因此第二次、第三次的複習所花的時間並不沒有想像中的多。
在進行上述複習動作的時候,因為有新舊進度交叉,如果能主動思考不同章節之間的關聯性,那麼同時有會有「交錯」的效果。畢竟在同一個學科中,知識內容之間通常有相互連結的地方,這些一個個知識點就像是磚頭,要磚頭真正發揮巨大作用,需要以有效的方式堆砌、建造,而不是彼此分隔、互不相連。我們習以為常的「反覆練習」以及缺乏「交錯」的學習與練習方式就像是前者,但我們可以透過計畫的安排,試著讓學習效果更接近後者。
誠如前面所寫的,這種讀書方式特別需要計畫,這也意味著考生本身的讀書、上課時間需要可以彈性安排,我個人一直都選擇上函授課程,也是為了能夠自由安排自己的讀書計畫,在學到這種讀書方法之後,彈性上課的優勢更加突顯出來,但每位選擇面授上課的考生一定也都有自己的考量,因此上課的時間只能由補習班安排,是不得以的情況,但上課時間不能自由安排,至少在複習的部分可以自己調整,盡量讓「間隔效應」發揮最大功效。
不過必須承認,我自己第三次的複習並不是安排在一個月之後,因為讀書行程非常緊湊,因此一個月之後並沒有辦法再加進第三次的複習,所以我第三次的複習是排在第二階段進行,通常已經離第一次上課有幾個月了,每位考生的時間也都有各自的限制,很少是非常充足,又可以自由地安排,所以即使是我在運用這些技巧的時候,也無法完全按照原則進行,各位考生如果沒有辦法完全照這些技巧安排讀書計畫,有些折衷也是很正常的。
「任務基礎」vs. 「時間基礎」的讀書方式
接下來要談的,是讀書的「重心」,而所謂重心,指的是當我們在安排計畫讀書的時候心中的優先順序是「任務」或「時間」。
每位考生一天的時間都是彌足珍貴的24小時,可能會有一種以時間為基礎安排讀書計畫,但沒有設定「任務」(也就是進度) 或任務過於模糊的傾向,例如: 「接下來的2小時要來讀行政學,讀越多越好」。只有設定時間目標而不存在具進度的目標的情況下,因為缺少要在時間內完成的急迫感,更容易導致分心或效率低落。可以看的出來,除了在先前安排「閱讀-複習」行程的階段需要量化,在這裡也可看出量化的重要性。
我自己在安排讀書計畫時,不是以精確的時、分來安排進度,因為是全職考生,所以把一天分為早、中、晚三大部分,接著把要閱讀的進度排進去,譬如: 「早上看完政治學20頁」,或是「下午看完上次行政法的上課進度」,如果已經中午但還剩1、2頁,就會彈性拉長閱讀時間,若是提早讀完預定進度,即可提早休息。
這樣安排的優點是,除了可以讓自己更專注、更積極,因為掌握了讀書進度,更有助於在休息的時候,省去花無謂心思煩惱進度的力氣。前提是,進度本身合理,可以配合自己的時間,如果每次讀書都需要再拉長2小時才能結束,影響到休息時間或是下個階段的閱讀,需要考慮把進度縮短到自己可以負荷的份量,或是思考自己因為分心而書讀不完的可能性。這時候需要運用的就是在「4大備考原則」中的「彈性」,先進行反思及探討,確認原因所在,隨時調整計畫。
讀書-休息時間的長度
每次閱讀時間大約40分鐘,再加上一小段時間的休息,是安排的大原則。
「時間」一直都是一個需要考慮的要素,它的重要性貫穿了整個國考的過程,其中一個原因是受到我們身為人類的生理因素影響,前面曾經提到記憶力以及專注力,接下來要談的讀書-休息長度也是考慮到我們有限的專注力。
在《讀書別靠意志力》中,作者克里斯迪安格綠寧提到,人的理解力可以在閱讀2個小時之後依然維持不錯的水準,可是記憶力卻已經大幅地降低,因此他建議每次閱讀的段落維持在30~45分鐘,在這個原則之下,他提出一天的讀書時程如下:
如同前面所提的,時間表是彈性,我們不需要分毫不差的遵守時間表,但是每次閱讀時間大約40分鐘,再加上一小段時間的休息,是安排的大原則。
讀書計畫的節奏
一整天的讀書行程,理想上也要是弛張有度的。
韓國作家鄭智荷在其時間管理的著作《6區塊黃金比例時間分配法》中提到,「就像高人氣電視劇和受到大眾喜歡的音樂都有『強~弱~中強~弱~』表現一樣,日常的一天一定也有強弱。當輪到強的時候,就該施力;漸弱時,就該放鬆,這一天才會有節奏。 …我們不需要以同樣的強度執行一天內全部的行程,而是根據情況確認是否需要更專注,或是能輕鬆面對,調整投入心力。」
同樣的道理,一整天的讀書行程,理想上也要是弛張有度的,有時我們野心太大,把難度高的科目都擺在同一天,或是其他難度過高的讀書行程,一天、兩天可能辦得到,但這樣的「系統」很快就會終究持續不久,我們很快就會精疲力竭、壓力大,同時就對疲勞卻沒有達到目標進度的自己感到不甘心,而我自己也曾經也過這種經驗。
在準備高考的初期,我把早上和下午都安排念新進度,晚上則是安排複習前一天的兩堂課的進度。但我既不是過目不忘的天才,也沒有過人的體力和腦力,在晚上已經想要躺平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再負荷高強度或是分量過多的閱讀,反而因此需要休息一整天來補充精力。雖然當時已經12月,離原本預定要考試的7月只有半年多一點的時間,但在經歷過幾個累過頭而休息一整天的循環之後,還是修改了這對我而言不切實際的讀書計畫。
「系統」是我們能夠拿來重複操作的工具,而不是用來感動或激勵自己的安慰劑。說穿了,「讀書計畫的節奏」指的不過就是,我們在一天中安排適當強度的讀書行程,不需要急著把自己累垮而已。
一般而言,一個人在早上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適合安排自己比較不拿手、比較難的科目,而在剛起床(還沒開機)或午飯後到午休之間的空檔,可以用來做選擇題和檢討題目,或是看短篇的英文文章。
隨著讀書行程的進行, 晚上則是電量最低的時候,適合安排比較容易掌握或比較熟悉的科目,或是在備考前期還沒有很多進度壓力的時候,也可以休息,尤其在前期還沒有火燒屁股的時候,比較容易會有「其他人在OOXX的時候,我為什麼要花時間在這裡看書啊?」或類似的厭煩情緒。
緩衝區、休息
我們需要「緩衝區」,一個空白沒有計畫的區塊。
前面也提過,「系統」是我們能夠重複操作的工作。塞滿課程、複習、做題目的讀書計畫,也許在我們狀態良好的時候可以毫無障礙的執行下去,不過安排的再好的計畫也不是存在於真空中,這些計畫不只影響我們的生活,生活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計畫(也就是大家更常說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生活總是可能有突如其來的事件需要處哩,或是身體不適,或是和朋友聚會。
當這些事情需要我們處理時,無可避免的會擠壓到我們原本的計畫,沒有看完的進度延後,後面的計畫又再延後…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緩衝區」,一個空白沒有計畫的區塊,這也是鄭智荷在《黃金六區塊》中介紹的概念,她以遊戲的敗部復活制、應急基金和彌補的機會等詞彙讓讀者了解什麼是緩衝區,緩衝區最大的特點便是,減少我們的壓力,讓事態有所生變的時候,依然能夠完成要完成的事情。
因此,「緩衝區」是有彈性的,它與休息區塊不一樣,但如果能夠按照進度完成,就把它當作額外的休息時間也不錯! 如果真的需要用到緩衝區,既可以照顧到臨時需求,又可以把計畫好的進度順利完成,少了重新安排計畫所要花費的腦力和時間。
休息,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休息的時間,讀書進度就交給讀書時間和緩衝區來推動。休息時間,對許多人而言是在全力衝刺之後難得可以放鬆的時間,就會想拿起滑手機、玩遊戲,但在滑手機的時候,大腦也很難說得上是在休息,而更像是把注意力從書本轉到手機上而已,因此鼓勵大家在短短的10分鐘休息時間中先不滑手機。
雖然很想說我在休息時間真的只有休息,完全沒有思考考試的事情,但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事後想起來,至少當時有些事做對了,一方面在安排完讀書計畫之後,我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擔憂書讀不完(雖然時間確實是頗少,感覺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在休息時間,譬如下午散步的時候,會思考課堂的內容,或是回顧計畫執行情形,是不是隨著進度邁向下個階段,需要做調整等等。
其實都是be realistic的問題
在最後總結的部分,我想強調的是,其實在Plan這個部分介紹的技巧,背後的原則都是考慮到了「符合實際」的需求,是為了因應我們生理運作的機制,因為一般人的大腦不會記住只看過一次的內容,因為記憶力有限、專注力有限,因為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有間隔效應、讀書-休息時間的長度、讀書的節奏、緩衝區等技巧,聽起來是一個個小撇步,事實上是在順應我們在生理上、生活上的需求。
下一篇文章會開始介紹讀書技巧,提供了好幾種方法任君挑選,其中有和我原本的讀書方式很不同,卻十分有效的方法,stay tuned!